公共采购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公共组织或者非营利的国有企业,使用公共资金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公共采购追求效益原则,透明原则,是政府采购的主要形式,全国公采的容量是万亿级的,各类型的国央企公采容量也非常可观,而东莞每年的政府公共采购和国央企公共采购金额超百亿。
  “莞货”就是东莞本土企业生产的各类型产品,有直接进入消费渠道的生活用品,也有服务于生产企业的生产材料,还有第三产业的各种服务类型的产品。莞货品类丰富产品多样,但是在大众的意识中还没有形明确的品牌IP,所以在此次提案中提出,希望通过在公共采购中加入莞货,借助公采打造“莞货”IP助推东莞高质量发展。
  以东莞公共采购为入口,让“莞货”走入公采。
  公共采购包含政府公采和企事业单位公采,不仅包含成品还有生产材料。仅东莞政府每年公采预算近千亿,国央企采购规模更大,所以公共采购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如果在公共采购中将“莞货”作为一个专题纳入,将对“莞货”的发展带来良好的市场前景,为东莞高质量发展带来很好的贡献。

   法:

  一、东莞公共采购做试点帮助东莞企业了解公共采购。
  东莞有非常优秀的生产制造企业,有着世界一流的生产水平能够完全符合甚至超出公采的要求。所以,我们希望东莞政府能够牵头,针对“莞货”进入公共采购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帮助东莞企业熟悉公采要求,按照公采规则配置资源,把优质的“莞货”引入公共采购,以东莞公采为基石,助推“莞货”全面进入全国公采。
  二、在推动“莞货”进公采中,我们不仅要走出去,还要引进来,让“莞货”进入公采有所领域。
  一方面推动东莞企业主动调整,向公采要求看齐,以公采要求为标准,调整企业布局,产品方向,生产标准力求以更高质量更好水平满足公采要求;另一方应大力引进在政府采购方面做得好的头部企业,以他们为模范,学习公共采购的操作方法和行业规则更好的促进“莞货”高水平服务公共采购。
  三、政府牵头,组织优秀东莞企业参加或联合举办多种形式的全国公采对接会,助力“莞货”进公采。
  例如邀请公采协会发布公共采购规范及最新要求,组织学习地方在公共采购的最新政策,组织公共采购领域有影响力的企业召开如何促进公共采购更阳光透明和公平等的研讨会,让更多优秀企业看到公采,参与公采,加入公采。
  四、培训一批服务公共采购的服务机构,帮助“莞货”更好符合公采需求。
  引入一批优质的服务类机构,例如高新服务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财税服务机构、营销类培训类机构,助力“莞货”生产企业,在研发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更加符合公采需求。
  五、搭建采购平台,帮助“莞货”企业建设数字化能力。
  依据公采特点,搭建采购平台,帮助企业建设数字化能力将优质的“莞货”,通过数字化展示数字化传播以及数字化营销的方式,带动东莞企业数字化改革进而促进公采数字化发展。
  六、推动东莞名优制造搭建产品池形成“莞货”独特IP。
  开发一批有技术含量高品质,符合公采特性的优质莞货,建立莞货商品池,让莞货在公共采购领域形成独特的形象标识,让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的公共采购形成直观印象,建立独特IP,形成莞货特有的产品印象,打造东莞特色的国货产池。
  七、用好商协会资源,动员商协会力量,推动“莞货”进公共采购。
  公共采购是一个特殊领域,对企业要求较高,可以充分利用各类商协会资源,根据各行业协会特性,动员商协会,深入挖掘更多优秀企业的优质产品用好商协会信息传递和桥梁纽带的作用,传播信息,对接商机,通过商协会力量,助力商协会企业走进公共采购。
  八、对于积极参与推动“莞货”进公采的企业给予奖励。
  从政府角度,形成正面引导,鼓励更多的优质企业一起进入公共采购,为“莞货”拓宽发展道路,促进东莞高质量发展。

提案者: 叶贯强

市工信局

     尊敬的叶贯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将“莞货”纳入公共采购助推东莞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20230027号)提案收悉。您围绕将“莞货”纳入公共采购提出八点建议,对于部门改进工作,提升品牌建设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结合部门职能,市工信局主要围绕第六点“推动东莞名优制造搭建产品池形成莞货独特IP”,进行回应。为了形成东莞的独特IP ,市工信局主要从鼓励企业培育自主品牌、打造品牌推广公共平台、做强区域品牌赋能中小企业3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鼓励企业培育自主品牌
  市工信局目前建立了约600家企业的自有品牌企业培育库,作为重点跟进对象,每年进行运营数据更新,密切跟进我市企业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的相关度。同时设立政策,加大对企业商标品牌宣传的扶持力度,鼓励支持企业在中央主流媒体及大流量媒体平台开展品牌营销推广。下来将进一步举办品牌建设能力培训班,依托“莞商学院”,结合企业规模、营销渠道等,分级定制培训课程,提升企业品牌意识。
  二、打造品牌推广公共平台
  (一)建设“莞品”公用品牌。“莞品”是由众多东莞市食品相关企业和东莞理工学院共同参与建设,以东莞市食品学会为主体运营的东莞市食品(农产品)行业公用品牌,是东莞市食品(农产品)行业优质产品的代表。“莞品”品牌建设为东莞食品(农产品)提供公用品牌赋能,提升其影响力。结合东莞食品(农产品)产业现状,“莞品”将按产品的不同领域建立细分品牌。目前“莞品·预制菜”已建立相关标准,建立“品牌产品质量管理平台”和“品牌标识管理体系”,下来将探索以“莞品城市品牌+企业品牌”模式开展产品市场推广,加快塑造预制菜新赛道的地方品牌效应。
  (二)政府搭建品牌企业集中展示平台。搭建“莞企莞货”平台,为东莞品牌企业提供产品发布平台,聚焦东莞市消费品企业,集中展示一批“东莞制造”品牌产品,以此提高东莞本土企业的曝光度。同时配套东莞品牌企业宣传栏目,持续传播东莞制造的工匠精神与东莞品牌理念,提高东莞制造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目前平台展示产品数量已超400个。并联动具有东莞区域属性的平台,如东莞优品平台、东莞智造品牌数字化赋能中心、厚德辅具商城等,共同为东莞企业提供更多低成本的市场拓展渠道。
  (三)打造本地展贸优势提升品牌影响力。提升东莞传统产业核心展会质量,包括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时装周)、大朗“织交会”(时尚周)。在举办各类大型活动过程中,注意加强对东莞的产业宣传,通过展会,让外界更好认识东莞,认识东莞企业,认识东莞产品。
  三、做强区域品牌赋能中小企业
  区域品牌能有效赋能中小企业,弥补单个企业品牌影响力不足的问题。下来我市将从加强市级称号建设、镇一级称号建设、集群建设三个维度,打造区域品牌影响力。
  (一)市级称号。东莞市成功入选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25个消费品大类中,百亿元规模的产业有17个,其中500亿元规模以上产业有6个,千亿元规模产业有2个。在具体产业方面,我市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具、造纸、玩具业等均有显著优势。要进一步打造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优势,提升外界对东莞消费品工业的熟悉度。目前我市正结合上级部门精神,编制我市的“数字三品”行动计划,明晰我市后续进一步推动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建议的工作内容、要求及实施路径。
  (二)镇一级称号。支持传统产业集群核心区每年安排一定经费进行区域品牌宣传,全力提升虎门服装、大朗毛织、厚街家具、大岭山家具、麻涌粮油、茶山食品、道滘食品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支持传统优势产区注册集体商标,加快培育区域公用品牌,引导区域内企业积极使用,提升产区品牌形象。加强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标准宣贯,完善品牌价值评估体系,支持建设产品展示馆等品牌宣传载体。支持核心区策划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活动,通过国内外主流媒体、广告、互联网平台等方式做好区域品牌宣传。
  (三)产业集群称号。佛山与我市共建的“泛家居”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中国家具协会与东莞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世界级家具产业集群”;中纺联授予大朗镇世界级毛织产业集群先行区称号、授予虎门镇世界级服装产业集群先行区称号。区域品牌打造与集群建设相协同, 借助集群建设打造更高质量的产业体系。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财政局

  叶贯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将“莞货”纳入公共采购助推东莞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20230027号)提案收悉。结合财政职能,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以来,市财政部门积极营造公开公平、竞争有序的政府采购市场环境,充分保障每个市场主体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权利,同时,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逐步建立起涵盖中小企业、绿色环保、监狱企业、残疾人福利企业的政府采购政策体系,协同其他职能部门不断提升“莞货”品牌的知名度。
  一、帮助东莞企业更好地参与政府采购
  政府采购遵循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不得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我们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支持我市企业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促进本地企业发展,例如,主动联系相关部门,通过 “企管家”、“I管家”、“东莞市公共资源交易网”等平台发布广东省政府采购智慧云平台(以下简称“云平台”)的宣传信息和进驻指引,并做好对供应商进驻云平台的培训服务,帮助符合条件的本地企业顺利进驻云平台电子卖场供应商库,更好地参与全省的政府采购活动。据统计,目前我市共有11926家供应商进驻云平台,比2022年底新增1288家。下一步,为贯彻《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坚持以制造业当家 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东府〔2023〕1号)精神,我们拟在上级部门的政策支持下,根据我市产业发展现状和政府采购市场需求,依托云平台建设“东莞精品制造馆”,通过“厂家直销、单位直购”等市场手段,助力东莞精品制造业产品在全省政府采购市场进行展示、宣传和销售,进一步提升“莞货”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二、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为平等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合法权益,我们多措并举,积极营造开放有序、公平竞争的政府采购市场环境。一是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东莞市政府采购市场营商环境的通知》《东莞市政府采购正面清单》《东莞市政府采购负面清单》等制度文件,指导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绿色环保节能和提高采购效率等方面贯彻执行的各项功能政策,并明确禁止红线,杜绝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出现通过设置特定金额、特定行政区域或者特定行业的业绩为资格条件,歧视或排斥供应商的违法违规情形。二是贯彻执行政府采购意向公开,要求采购人根据政府采购预算及时形成政府采购意向并面向全社会公开,为供应商提前获知采购信息、充分响应采购活动提供便利,促进政企双方供需高效对接。三是加强采购需求管理,要求采购人结合采购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开展需求调查,并建立内部一般性审查和重点审查等内控机制,确保采购需求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合理性。四是开展政府采购领域妨碍公平竞争问题清理,针对“设立备选库、名录库、资格库”等违法违规情形进行清理和纠正,保护市场主体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权利。
  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压实采购人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引导和支持作用,督促相关政策落实到位、执行到位,助推“莞货”企业更好地发展。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财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办理单位: 财政局,市工信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