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联
凤岗镇政协小组:
您们提出的《关于促进归国留学人员在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就业的建议》(第20230024号提案)提案收悉,经综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团市委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不断完善组织建设,引导归国留学人员抱团发展
关于留学人员归国后对政策不了解和信息获取途径不够的问题,市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对归国留学人员组织平台的服务和指导,发挥组织平台和协会的积极作用,为归国留学人员服务。一是利用组织平台开展服务工作。目前东莞市侨界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协会有8个镇街(园区)分会,联系留学人员1100多人(含正式会员770多人),市会及各分会每年举办创新创业辅导交流、风险投资对接、参访学习、信息交流等大小活动80多场次。团市委主动对接相关职能部门和工作机构,系统梳理关于人才评定、创新创业、实习就业、住房保障、医疗养老等方面人才服务政策,通过“青
年人才驿站”、“青年家园”、12355青少年服务台为海归青年提供咨询服务,并开展绘就“同心圆”、共筑“中国梦”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二是不断扩充组织知名度和影响力。作为“双万”城市,根据东莞城市地域特点,需要发展更多的留学生组织服务更多的归国留学人员,下来将在归国留学人员集中、条件成熟的镇街、园区组织成立归国留学人员分会或服务小组做好服务工作,并继续利用“青年人才驿站”、“青年家园”、12355青少年服务台为留学人员提供内容更为丰富的服务,并通过镇街侨联组织、市青联等平台,宣传好归国留学人员组织和服务内容,让更多的归国留学人员了解和加入组织,引导归国留学人员找到组织、得到服务,不断凝聚归国留学人员力量。
二、实施多层次奖补政策,提升城市吸引力
东莞深入开展“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引进人才政策措施,从政策、资金、服务保障等方面加大对包括归国留学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的扶持力度,营造更加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
一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深入实施我市特色人才特殊政策和省级以上人才配套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归国留学人才参与特色人才认定评定、省级以上人才计划配套服务资格确认。特色人才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人才给予创新创业、住房、医疗、通关、子女入学等方面扶持,其中包括最高2000万元创业类贷款、租住人才公寓优惠、最高1000万元购房补贴以及最高35万元的生活补助等。同时,省级以上人才可参照特色人才细则规定申请补贴,并给予项目配套资金资助。
二是强化人才创新驱动激励。2022年11月,我市修订出台《东莞市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人才经济贡献奖励实施办法》,面向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经济贡献突出的高等院校和重点鼓励发展单位中担任相应职务的人才,给予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经济贡献奖励。修订出台《东莞市加强研发人才引进培养实施办法》,对研发投入额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重点研发机构,按其新引进人才情况给予最高100万元/年引才补贴;按其柔性引进人才实际支出的劳务报酬给予最高60万元/年的柔性引才补贴;对其符合条件的研发人才给予最高100万元/年的研发人才经济贡献奖励和最高10万元/人的研发人才能力素质提升培养补助。
三是扩大各类人才普惠面。全面实施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和本科生引进培养政策,覆盖范围广,资金投入大,支持企业引进本科等基础型人才、硕士博士等创新人才,新引进的本科、初级职称或技师等人才可获得最高1万元综合补贴,新引进的硕士、中级职称或高级技师等人才,可获得最高6万元综合补贴;新引进的博士或副高级职称人才,可获得最高20万元综合补贴;新引进的正高级职称人才,可获得30万元综合补贴。以上人才在莞工作期间提升成长,还可以获得最高5万元的能力提升资助。
三、提供多项创业支持,激发人才创业热情
我市在2021年出台实施的《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东府〔2021〕54号,简称“东莞3.0版‘促进就业九条’”),在我市就业的出国(境)留学人员,可同等享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包括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补贴等就业政策,以及创业贷款贴息、一次性创业资助等创业政策。其中,毕业5年内的出国(境)留学回国人员,在我市创办初创企业,本人为法人代表(经营人),符合相关条件的可给予1万元一次性创业资助;创办初创企业并租赁场地用于经营,符合条件的可给予创业场地租金补贴,每年最高补贴6000元,累计不超过3年。同时鼓励创业孵化基地积极吸引留学归国人员,为其提供1年以上的创业孵化服务并孵化成功可按每户每年3000元标准给予创业孵化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2年。
四、开展多样化服务,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一是实施东莞优才卡制度。我市于2020年12月起实施《东莞市优才卡管理暂行办法》,符合条件的数字人才可申领我市优才卡,持卡人在我市可享受相对应的子女教育、人才入户、住房安居、金融服务、政务服务等24项配套公共服务。
二是设置优才服务中心。在市民服务中心政务大厅设置东莞市“优才服务中心”和“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为留学归国人才提供“一站式”、“一对一”协代办、人才项目对接、人才政策咨询等多项服务。在国境外学习并获国境外学士以上学位或者以进修类方式回莞的留学人才,年龄在50周岁以下的,可提交人才入户申请,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随迁。截止目前,优才服务中心累计为11名留学回国人才提供入户受理服务。
五、推动组织平台联动,促进政策落实
我市制定并完善了系列涵盖归国留学人员在内的人才政策,需加强相关部门和组织的联动,进一步强化宣传和服务,促进政策落地落实。一是利用线上平台加强政策宣传。在各级侨联、市青联和归国留学人员协会等组织的网站、公众号、微信群等载体上宣传推送梳理整合和最新出台的相关政策。二是做细做实服务工作。发挥归国留学人员组织服务优势,引导协会充分考虑会员所想所需,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联谊和服务活动,如开展学习宣讲加强政治引领工作,协同相关部门开展我市才人政策的推介活动,开展创新创业和融资辅导,线上线下收集归国留学人员需求和建议,并就其关心的问题给予解答等。三是举办好系列品牌活动。通过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交流会、港澳青年东莞行、海外青年才俊聚东莞、侨界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协会会员大会、知行湾区、红色寻根、公益志愿等品牌活动,宣传推介东莞的新发展新变化,更好地促进留学青年了解东莞、认识东莞、融入东莞,激发他们到东莞创新创业的热情。四是依托文化纽带聚人才。利用元宵、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契机和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等平台,组织归国留学人员参加具有东莞特色的文化体验和分享活动,让他们感受东莞丰富的多元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进一步丰富归国留学人员精神文化生活,营造留学人才来莞留莞的良好氛围。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们对归国留学人员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团市委
市政协:
市政协第20230024号提案《关于促进归国留学人员在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就业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根据团市委职能,现就提案的有关问题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发挥青联枢纽作用,加强侨青联络交流
一是深入推进青联改革。根据全国青联纵深推进青联改革、巩固扩大青年爱国统一战线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提升海外学人华侨等新兴青年群体代表,积极联系物色各行各业思想素质好、热心为侨服务、在侨界影响力强的青年代表人士,推荐3名东莞优秀华侨青年加入广东省青年联合会,进一步强化服务侨青工作、依法维护侨益、参政议政、参与社会建设等职能。二是摸查了解意向来粤发展海外留学青年的发展诉求。团省委、省青联开展需求问卷,团市委积极动员市青联海外学人华侨界别委员,发动所联系的海外留学生填写需求问卷,助力海外留学青年人才归国来粤发展。三是梳理海外留学青年人才服务政策。团市委主动对接相关职能部门和工作机构,系统梳理关于人才评定、创新创业、实习就业、住房保障、医疗养老等方面人才服务政策,掌握更多留学生关心关注的服务资讯。
二、促进侨青寻根筑梦,营造尊侨爱侨护侨良好氛围
携手华侨青年绘就“同心圆”、共筑“中国梦”。一方面,大力挖掘宣传侨界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邀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罗梓少参与2022年“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东莞市五四网上主题活动,通过讲述回国创业、奔赴抗疫一线等青春故事展示新侨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开展兔年新春祝福征集活动。团市委积极动员各海外莞籍人士、留学生,在海外地标建筑、特色场景,用东莞话说新春贺岁祝福、新年寄语、美好愿景,2023年农历年期间通过“东莞发布”官方平台推送发布,通过传统文化传承,更好凝聚广大海外青年与华侨同胞。
三、立足东莞区位优势,健全侨实体阵地服务
一是依托“青年人才驿站”推动各方青年人才引进集聚。建成并投入运营的青年人才驿站12家,为包括侨青在内的有意来莞就业创业的青年人才提供免费临时住宿、就业创业、政策信息推送和社会融入等一站式服务。二是依托“青年家园”深化侨青落户东莞的综合性服务。依托光大We谷、莞香花青少年服务中心等2家“青年家园”,为侨青提供信息咨询、实习就业、创新创业、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综合性服务。三是依托12355青少年服务台,提供侨青信息咨询服务。发挥中心青少年事务社工、心理咨询师、律师等专业志愿者的资源优势,为有需要的在莞侨青提供及时、专业、适切的一对一免费专业线下个案服务,通过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技巧,协助在莞侨青解决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惑。
下来,我委将以市青联换届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完善市青联委员结构,扩大侨青人员比例,加强与侨青的联系交流力度和深度。建立留学青年人才库,积极拓展留学青年人才吸纳渠道,联络海外同乡会、联谊会等组织,对接大中学校,挖掘、邀请更多优秀留学青年“入库”。继续梳理人才服务政策。继续系统梳理留学青年人才服务政策,尤其明晰政策的办理渠道、路径和咨询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向有意前往当地发展的留学青年精准推送。提供相关配套服务。用好大湾区青年家园、12355 青年服务热线等,协助解决留学青年工作生活上的操心事烦心事。同时,要发挥团市委、市青联的组织优势,结合知行湾区、红色寻根、公益志愿等品牌项目,适时开展面向留学青年的座谈、研讨、联谊、考察等交流实践活动,更好促进留学青年认识当地、融入当地。依托东莞市青年人才驿站,充分考虑侨青的入住需求,推动驿站与各青创基地联动合作,引入更多的专家资源、创投资源和项目资源集聚驿站,为有意来莞就业创业的侨青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为侨青建立“安全感”,提升他们在莞扎根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和人才交流合作氛围。
市人社局
市侨联:
凤岗镇政协小组提出的《关于促进归国留学人员在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就业的建议》(第20230024号提案),现根据我局职能,就有关建议回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培养工作,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将留学人员融入人才工作大格局,享受我市各类人才政策和人才服务,争取吸引更多的留学人员来莞创新创业。
一、实施多层次奖补政策,提升城市吸引力
东莞深入开展“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引进人才政策措施,从政策、资金、服务保障等方面加大对包括归国留学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的扶持力度,营造更加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
一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深入实施我市特色人才特殊政策和省级以上人才配套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留学人才参与特色人才认定评定、省级以上人才计划配套服务资格确认。特色人才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人才给予创新创业、住房、医疗、通关、子女入学等方面扶持,其中包括最高2000万元创业类贷款、租住人才公寓优惠、最高1000万元购房补贴以及最高35万元的生活补助等。同时,省级以上人才可参照特色人才细则规定申请补贴,并给予项目配套资金资助。
二是强化人才创新驱动激励。2022年11月,我市修订出台《东莞市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人才经济贡献奖励实施办法》,面向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经济贡献突出的高等院校和重点鼓励发展单位中担任相应职务的人才,给予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经济贡献奖励。修订出台《东莞市加强研发人才引进培养实施办法》,对研发投入额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重点研发机构,按其新引进人才情况给予最高100万元/年引才补贴;按其柔性引进人才实际支出的劳务报酬给予最高60万元/年的柔性引才补贴;对其符合条件的研发人才给予最高100万元/年的研发人才经济贡献奖励和最高10万元/人的研发人才能力素质提升培养补助。
三是扩大各类人才普惠面。全面实施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和本科生引进培养政策,覆盖范围广,资金投入大,支持企业引进本科等基础型人才、硕士博士等创新人才。新引进的本科、初级职称或技师等人才,可获得最高1万元综合补贴,新引进的硕士、中级职称或高级技师等人才,可获得最高6万元综合补贴;新引进的博士或副高级职称人才,可获得最高20万元综合补贴;新引进的正高级职称人才,可获得30万元综合补贴。以上人才在莞工作期间提升成长,还可以获得最高5万元的能力提升资助。
二、提供多项创业支持,激发人才创业热情
我市在2021年出台实施的《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东府〔2021〕54号,简称“东莞3.0版‘促进就业九条’”),在我市就业的出国(境)留学人员,可同等享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包括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补贴等就业政策,以及创业贷款贴息、一次性创业资助等创业政策。其中,毕业5年内的出国(境)留学回国人员,在我市创办初创企业,本人为法人代表(经营人),符合相关条件的可给予1万元一次性创业资助;创办初创企业并租赁场地用于经营,符合条件的可给予创业场地租金补贴,每年最高补贴6000元,累计不超过3年。同时鼓励创业孵化基地积极吸引留学归国人员,为其提供1年以上的创业孵化服务并孵化成功可按每户每年3000元标准给予创业孵化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2年。
三、开展多样化服务,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一是实施东莞优才卡制度。我市于2020年12月起实施《东莞市优才卡管理暂行办法》,符合条件的数字人才可申领我市优才卡,持卡人在我市可享受相对应的子女教育、人才入户、住房安居、金融服务、政务服务等24项配套公共服务。
二是设置优才服务中心。在市民服务中心政务大厅设置东莞市“优才服务中心”和“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为留学归国人才提供“一站式”、“一对一”协代办、人才项目对接、人才政策咨询等多项服务。在国境外学习并获国境外学士以上学位或者以进修类方式回莞的留学人才,年龄在50周岁以下的,可提交人才入户申请,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随迁。截至目前,优才服务中心累计为11名留学回国人才提供入户受理服务。
三是举办系列交流活动。通过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交流会、港澳青年东莞行等活动,为海外人才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海外人才来莞工作生活。例如今年2月,联同东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东莞市台港澳事务局、东莞市万江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举办“潮起湾区 才聚万江”港澳青年东莞行活动,邀请了包括青年企业家、高校学生等30名港澳青年参与。活动期间,港澳青年参观走访了虎门海战博物馆、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华为欧洲小镇、万江茶文化博物馆、滘联社区正丫广场、有龙营地等。通过实地参观青年创业项目,加强了港澳青年与本地青年深入交流互动。不少港澳青年表示对东莞创新创业环境及发展成果印象深刻,激发了他们到东莞创新创业的热情。
下来,我局将通过多项措施,促进海外人才来我市创业就业。一是加强与科技部门联动,依托海外人才工作站,开展系列人才交流活动、政策宣讲活动,加强与海外人才沟通联系。二是探索在香港、澳门的重点大学组建“校园大使”,充分发挥“校园大使”作用,在高校中积极宣传推介东莞,助力东莞城市推介和人才招引。三是通过侨留会、澳青会、内联会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与海外人才联系,开展引才、宣传活动。
办理单位: 团市委,侨联,市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