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起,东莞正式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随之在办理过程中,东莞的房改房、福利房、集资房、拆迁安置房、部分商品房以及部分商业用地等因房、地不统一、划拨土地性质、超红线等历史遗留问题,无法生成不动产单元号,从而无法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
  东莞市属于十分典型的房、地部门分设管理的地方,多年来房产、土地登记机构分设,对于一些早期的项目建设,土地、规划、报建、登记等环节衔接不够和不统一等历史遗留问题逐渐突出。在新冠疫情持续的影响下,今年经济发展的主基调无疑是疫情后的反弹与持续复苏,各地企业都面对着不同程度的生存压力。在走访企业的调研中了解到,很多企业在疫情影响下,不仅复工复产难,而且在无法保证正常经营和创收的同时还面临着原固有成本、利息等支出的现实问题,企业举步维艰,纷纷寻求向银行申请贷款维持运营,但由于不动产登记的历史遗留问题,无法办理抵押登记,企业面临资金流断裂的问题。
  无论是项目开工还是企业正常运行,资金保障都是关键要素也是唯一要素,能否顺利融资,是否有足够的资金运转可以支撑企业渡过这段特殊时期,关系到是否能稳定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秩序和恢复东莞经济市场的发展信心,安全稳妥地恢复经济运行活力和健康的营商环境成为目前东莞重点发展问题。
  从民生角度,据不完全统计,东莞目前类似不能办理不动产登记的合法房产数量超万宗,不动产登记问题不是个案或个例,已经上升到一个群体层面的问题,不动产登记问题不仅关乎着百姓的住有所居、还关乎着落户、入学、就医等重要民生诉求。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操心事”、“烦心事”。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悬而未决,百姓的民生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对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严重损害,不利于东莞社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促进不动产登记办理的相关问题,也是东莞市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大问题。

   法:

  一、针对东莞房、地分设的典型特点,迫切需要解决莞城大量房、地不一、不动产权登记难的历史遗留问题,政府应尽快完善不动产登记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对土地权属来源合法,且已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的,经公告权属清晰无争议的,应按程序允许所有权人单方申请办理房地权利主体一致的不动产权登记。属于国有划拨土地、房地信息不一的,应纳入历史遗留问题台账,通过有效解决问题的措施进行指导,补缴土地出让金、按照划拨、协议出让等方式补办用地手续,优化不动产权登记补办手续。
  二、建立不动产登记问题信息上报制度,收集并登记国有建设用地范围内不动产分散登记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并提供政策依据。在登记范围的基础上,对不动产登记程序进行调整和规范,确定不动产的归属问题,加快原房地数据清理整合,全面完成全区域所有土地、房屋历史登记数据的挂接,按照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建设标准规范,统一编制不动产单元号,建立不动产登记数据库。
  三、抗疫特殊时期,政府及金融机构应落实中央明确提出的要用好金融支持政策,适时出台新的地方政策措施,勇于担当、善于担当。针对因历史和“非群众过错”所造成的遗留问题,定制特殊类型的不动产登记抵押手续,实行相对应的瑕疵不动产登记。优化投资审批,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发挥地方政府专项资金等撬动作用,对企业的合理信贷需求应贷尽贷,以实际行动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政府应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信贷投放、精准发力、靠前发力、创新服务,积极满足企业合理的融资需求,缓解企业融资难困局,安稳度过危机时期,让社会各界更有信心战胜疫魔。

提案者: 莞城街道办政协小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