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共建时代下,越来越多的港澳籍人士在东莞就业创业生活,越来越多的港澳籍子女有需要在东莞上学读书,他们迫切需要相关政策解决子女读书问题。目前持有港澳居民居住证的港澳籍居民子女想要在东莞就读小学、初中,因为没有东莞户籍的原因,绝大部分只能选择入读一些民办私立中小学校,未能像东莞户籍学生一样就读东莞公办中小学校。而一些办学条件较好、教学质量较高的民办私立中小学校,收费都较高,每学期学费往往需要一、二万甚至三、五万元不等。
由于大多数在莞工作创业生活的港澳籍人士属于工薪阶层人士或者普通创业者,家庭并非十分富裕,子女入学问题让他们倍感压力,也充满忧虑却十分无奈,有的港澳人士还因子女在莞入学问题而放弃来莞就业创业。
对于许多港澳人士来说,东莞其实是他们的第二个家,他们的工作、生活都在东莞,自然选择让子女在东莞入学读书,所以他们子女的上学问题备受关注。希望东莞通过为港澳籍居民适龄子女来莞在莞就读提供了更多便利,提供更加优质和完善的服务,妥善解决在莞就业创业且有入学需求的港澳籍居民子女入学问题,以解决港澳居民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在莞就业创业,广泛凝聚力,共生共荣,留住港澳人才,结合我市“技能人才之都”。
办 法:
一、进一步完善有关港澳籍子女在莞入就学读的相关政策。最主要的是在小学和初中九年义务基础教育方面,给予港澳子女优惠政策和优惠待遇。给予在莞东莞工作生活并符合一定条件的港澳籍居民子女享受与东莞市户籍学生同等的待遇,在小学和初中九年基础教育阶段享受同等免费入学就读东莞公办中小学校的权利。
二、在积分制入学就读申请方面,适当放宽港澳籍居民的申请条件和标准,或者在一些积分项目上能给予适当加分,使港澳户籍适龄儿童可以通过积分制方式,申请入读所在镇街的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校或政府购买学位的民办学校。同时,也可以在满足东莞本地户籍学生入学的情况下,把剩余的公办中小学校学位,适当分配给港澳户籍适龄学生。
三、探索在东莞公办中小学校成立“港澳子弟班”模式,把港澳籍子女集中起来编排成“港澳子弟班”,并对承办港澳子弟班的学校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并对“港澳子弟班”师资配备、课程教学等方面,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兼顾粤语、繁体字读写、国学课程、岭南特色课程等粤港澳教学特色。
四、倡议创办“东莞港澳子弟学校”。由于来莞投资开厂办企业和在莞创业就业生活的港澳籍人士不在少数,随之而来的港澳籍子女数量也是不少的,但是时至今日,东莞还未有一间独立的专门给港澳孩子们的“港澳子弟学校”。在这方面,东莞政府部门可推动香港各社团同乡会、澳门东莞同乡会等港澳各界社团力量,东莞政府在办校条件、办校审批、办校选择用地、办校财政补贴、办校师资配置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东莞建设一间覆盖幼儿园、小学、初中甚至高中的非营利性“港澳子弟学校”,招收生源以港澳籍子女为主,学制、课程、教材等方面与港澳接轨。甚至可进一步联合香港的有关学校来东莞办学,探索东莞基础教育发展多元化、教育公共服务新模式,为更多的港澳子女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机会,使港澳新一代青年人及各方人士对祖国有更深了解及认同,团结港澳工作,互相交流方面发辉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