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0年开始,我市适时推动了“工改工”三年行动计划,明确要筑巢引凤、大力发展“工改工”产业。到目前为止已推动了两年,原目标力争三年完成“工改工”,拆除整理30000亩,开工建设产业用厂房两千万平方米,第一年拆平7500亩、第二年拆平10000亩、第三年拆平12500亩。从各镇街“工改工”的推进情况来看,市任务要求一年比一年重,但实际推进进程比计划有所迟缓。
建 议:
“工改工”是投资大、回报慢、回报期长的产业。我认为可以从三大方面加强“工改工”的有效推进。
一、压缩办理时长。统筹推进“工改工”项目办理工作。“工改工”目前推进过程有7步:①提出申请,包括控规调整、标图建库;②控规调整、标图建库同步过镇规建会;③同步报送控规调整审查、标图建库入库工作;④1+N总体实施方案报批;⑤如涉及违法用地、需进行违法用地处罚;⑥根据1+N批复签订土地出让协议、核发用地规划许可证;⑦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通过以上步骤梳理,可以发现各步骤虽独立,但又有可合作合并办理等优化的空间。建议设立联合工作小组,在“工改工”工作中统筹推进。
二、加大实惠力度。提高社会企业热情参与“工改工”工作,以达到产业园区化转型。一是建议市镇建设新园区企业可作一点税收返还;二是建议统一提高各镇街拆迁补偿标准,不设二元补偿标准,鼓励欠发达镇街更加积极参与到“工改工”中来。三是允许配建一定比例的居住房、人才公寓等。
三、开发合作多样性。目前市场上有大量集体证使用年限30年左右的厂房企业,对实施土地空间连片拓展开发有重大助力,建议除权利人自改外,出台一些激励镇企、村企合作的政策。让镇企、村企参与到“工改工”中能够有据可依,让一些亟需改造的低效老旧工业厂房和园区能够在“工改工”中释放出来,使其积极参与到“工改工”中来,让村和企业能提前享受到城市更新的优惠政策。
结语:产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从我市的实际状况出发,充分考虑国际国内、大湾区和区域经济发展态势,时不待我,我市更应适时调整,加快“工改工”的进程。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进一步确立我市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