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玩具是由设计师创造IP形象,赋予其意义,并将其立体呈现。得益于国潮持续升温,潮玩行业发展迅猛,未来前景广阔。2020年中国潮玩经济市场规模达到363亿元,预计2025年将升至659亿元。潮玩衍生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639亿上升至2025年的1021亿。潮玩的主要受众为“Z世代”群体(指1995年到2009年出生的人),该群体具有较强的消费意愿和能力。相关数据显示,中国“Z世代”人群约占2.6亿人,撑起了4万亿的消费市场,消费增速远超其他年龄层。

  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壮大潮流玩具等文化产业”,《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提出:“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建设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集聚区”。因此,推动潮玩产业在东莞集聚发展,培育壮大潮玩文化,符合东莞“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内在要求,也是东莞产业与文化实现新突围新繁荣的可行路径。

  目前全国还没有将“潮玩”进行深度融合的城市,打造“潮玩之都”,东莞优势条件:一是东莞强大的制造业实力是发展潮玩产业的关键基础。二是潮玩产业符合东莞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战略发展要求。三是“制造和运动之都”、年轻人占比高、“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城市特点,契合潮玩产业与文化特点。

  东莞打造“潮玩之都”的价值在于:一是打造“集中化、规范化、智能化”的潮流玩具产业带,进一步优化本土产业结构。二是吸纳行业高素质人才,调整优化东莞人才结构。三是通过打造潮玩之都城市新名片,让年轻、新潮、有活力成为广为人知、广受好评的东莞城市新标签。四是进一步影响辐射和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智能制造、金融产业等),并在整体上提升东莞城市品质与内涵。

  
建    议:
  打造潮玩之都,首要和关键在于有效统筹全市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建议市委市政府牵头,统筹协调宣传、网信、工信、商务、文化等职能部门成立潮玩之都建设领导小组议事协调机构。结合具体实际,推进实施思路可概括为四个“一”:

  一、打造一个潮玩数字化融合产业集群

  目前国内潮玩的生产制造85%集中在东莞,但产业结构仍处于低附加值环节。打造潮玩数字化融合的产业集群,线下可聚集东莞强势中端生产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行业创新,推动东莞由产品化制造往品牌化创意转变,提升产业竞争力;线上依托互联网企业搭建上中下游资源信息撮合及产业升级“云园区”,推动东莞制造数据化-智能化的转变,推进C2M柔性供应链及“潮玩IP+”传统产业的升维。

  二、出台一套行业标准和配套政策

  潮玩行业近两年快速爆发,但目前存在行业标准及规则模糊或不适用等痛点。因此出台一套行业标准予以规范和指导,是打造潮玩之都的重要一步。同时结合上述数字化产业集群,需围绕潮玩产业专题研究制定一揽子配套政策,在IP知识产权原创、人才及企业吸纳、本土数字文化创新、企业升级转型降本等多维度进行扶持。

  三、举办一场全球首个潮玩行业峰会

  如同戏剧节之于乌镇,加快建设潮玩之都,需要一场高规格、高水平的行业峰会来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全球潮玩顶尖IP的集合、上中下游企业的齐聚、兼具B端专业度和C度参与度的峰会展会,推动潮玩文化价值输出、产业升级及城市气质塑造。

  四、塑造一张城市形象新名片

  将潮玩作为东莞城市外宣的新元素和着重点,制定一个线上线下宣传推广方案,对东莞打造潮玩之都进行全媒体宣传报道、创意策划包装和舆论氛围营造,打造潮玩之都城市形象品牌线上线下配套联动措施,借助潮玩之都的名片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了解东莞,为东莞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照此四个“一”的持续深化建设,多部门协同联动,海陆空多维度推进,不断为“潮玩之都”建设赋能。

提案者: 吴悦宁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