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当前我市小汽车保有量急速增长,交通拥堵逐渐呈现常态化趋势,需要尽快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分流小汽车出行压力,从而缓解交通压力和各种城市病。快速公交是提升公交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交通粗放式建设管理,东莞市城市道路拥堵日益加剧。另一方面,东莞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市民公交出行不便,公共交通缺乏吸引力。其主要问题表现如下:
(一)轨道建设慢,运营里程短
相比其他新一线城市,东莞市城市轨道建设进展缓慢,目前仅开通轨道交通2号线,历时6年3个月。轨道运营里程37.79km,由于轨道交通建设未能实现网络化,轨道交通仅能服务2号线沿线区域,客流吸引力较小。
(二)运营车辆少,发车间隔大
东莞全市营运车辆总数为6576辆,根据最新七普数据,东莞全市常住人口1046.66万人,万人公交车拥有量仅为6.28辆,不仅低于国家标准,相比国内各公交都市,差距更是十分明显。东莞全市平均首站发车间隔高达18min,候车时间过长,严重影响公交服务水平。
(三)运营线路少,服务范围小
东莞全市公交线路约470条,总线网长度3045km,公交线网密度仅为1.24km/km2,线网较为稀疏,公交服务范围较小,乘客出行不便。
(四)站点间距大,出行不方便
东莞全市共有公交站点9403个,平均站间距约877m。市民步行至公交站点的时间过长,导致公交出行缺乏吸引力,市民公共交通出行意向不强。
(五)运行速度慢,出行效率低
东莞现状公交高峰期平均运行速度约为19km/h,通勤高峰时段小汽车运行速度约28km/h。对比小汽车出行,乘坐公交的路程时间更长,再加上等车以及首尾步行时间,公交出行耗时大幅增加,公共交通缺乏竞争力。
三、必要性分析
(一)完善城市交通系统,缓解交通拥堵等城市病
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城市发展相辅相成。公共交通具有运力大、节能环保等优势,通过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有利于完善城市交通系统,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引导绿色交通出行,促进城市集约节约发展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点内容,应为市民的不同需求提供相适应的多样化、高品质公交服务,增强与小汽车出行的竞争力,引导市民更多选择绿色公共交通出行,支撑城市集约、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公交优先理念,打造湾区品质交通城市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交出行效率、改善公交出行体验、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是东莞践行交通强国要求、实现公交都市定位、创建湾区品质交通城市的战略选择。
建 议:
四、工作建议
现阶段东莞正处在轨道交通建设的窗口期,常规公交又存在运行速度慢、出行时耗长、竞争力弱等问题,东莞市急需寻找一种兼具运量与速度的公共交通方式。快速公交系统(BRT)是一种介于轨道交通与常规交通之间的新型公交系统,相比轨道,具有投资成本少、建设周期短、调度灵活、运量适中等优点,可以快速有效的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鉴于此,对东莞市快速公交系统(BRT)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一)东莞市快速公交系统(BRT)建设适应性研究
分析东莞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特征、存在问题以及市民出行需求,结合东莞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人口密度分布等因素,对东莞建设快速公交系统的适应性开展研究,通过分析BRT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评估BRT交通形式是否适合东莞。
(二)东莞市快速公交系统(BRT)首期示范线路详细设计
根据城市发展需求、道路交通运行情况、客流出行分布特征等因素,初步筛选出东莞市各大片区适合建设BRT的线路方案,再结合具体的建设条件,识别确定东莞市快速公交系统(BRT)首期示范线路,并开展东莞市快速公交系统(BRT)首期示范线路的详细设计等研究工作。
九三学社市委会:
您在东莞市政协第十四届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东莞市快速公交系统(BRT)建设的建议》提案收悉。经综合市交投集团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东莞市快速公交系统(BRT)的建设适应性研究及首期示范线路设计的尝试
2006年,为解决“治摩、禁电”后人们出行难的问题,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为增强我市公交吸引力和公交服务水平,我市通过对国内城市的调研,提出了我市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策略,其中主要包括了设置公交专用道和建设快速公交(BRT)。
在此背景下,经市政府批准,2007年初,根据我市快速公交(BRT)试验段建设规划,拟建设以创业路枢纽站为起点,虎门新汽车站为终点的首期BRT示范线路,线路沿莞太路布设(东莞-虎门太平),总长26.8km,运营速度不低于30km/h,客运能力预计达到单向1万人次/小时。
后因BRT试验段工程与轨道交通R2线走向重叠、功能重合。轨道交通R2线走向覆盖了BRT试验段约60%的长度,且功能基本相同,已不具备开工建设BRT试验段的必要性。2009年3月,经市政府联席会议讨论通过,东莞暂缓建设快速公交。
二、我市综合交通体系发展方向
根据《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加速推动轨道网络建设,完善道路网络结构,形成近期以路网为主体,远期以轨网为主体,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为支撑的立体化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将更加注重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扩大高品质公共交通服务供给,实现轨道、常规公交、慢行系统、出租车、网约车等公共交通体系的有机融合、无缝衔接。
谢谢您的建议,希望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市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