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相关工作部署,同时推广粤菜文化,擦亮粤菜品牌,东莞市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工程。
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粤菜,集省内外多地菜之所长,融为一体,自成一家。作为广东人传承多年的饮食文化,粤菜烹饪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缺乏关注和系统性传承,如何传播粤菜烹饪文化,推动“粤菜师傅”工程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当前发展“粤菜师傅”工程存在的问题
(一)年轻一代缺乏烹饪能力,对粤菜文化缺乏了解。
一是与过去相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当代年轻人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宠爱”下,缺乏烹饪实践能力,对粤菜文化的了解更是有限;二是粤菜做法复杂,精细,流程多,制作耗时长,当代年轻人由于每天忙于工作和学习,难以挤出时间和精力用于烹饪。
(二)在“粤菜师傅”工程中获奖厨师的社会地位与能力不匹配。
作为粤菜文化事业的传承者,理应得到一定的关注和社会地位,但现阶段,了解“粤菜师傅”工程获奖者的群众寥寥无几,厨师职业也缺乏相应的社会认可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粤菜厨师和获奖者的的信心。
(三)社会上缺乏对“粤菜师傅”工程的宣传。
作为一项推动乡村振兴,促进粤菜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工程,“粤菜师傅”工程缺乏媒体和社会大众的认识和了解,各路媒体仅在活动前后短期地进行相关报道,未能在全社会掀起一股“粤菜文化传播”之风。
建 议:
二、解决推进“粤菜师傅”工程建设的相关建议
(一)开展粤菜烹饪课堂进校园活动。
粤菜文化的传承需从中小学生抓起。一是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在全市各中小学设立粤菜烹饪教室,适时在校园内或校外开展以粤菜烹饪为主题的研学课程,将劳动教育与烹饪相结合;二是将粤菜烹饪纳入学生期末考核和升学考试的“加分项”,凡是掌握粤菜烹饪技能的,可适当增加期末考核和升学考试的分数。
(二)充分利用“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工作室和名厨工作室。
2020年东莞市内已认定了广东省粤菜师傅培训基地2个,广东省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2个,2021年东莞市内已认定东莞市粤菜师傅培训基地5个,东莞市名厨工作室5个。
充分发挥培训基地和工作室的作用,定期举行行业内有深度的交流活动;加强校企合作,培训基地做好粤菜人才输送,工作室需要与学校有更密切更深入的合作,从学校抓起,培训更多粤菜烹饪的人才。
(三)加强对“粤菜师傅”工程的宣传工作,提升其社会关注度和地位。
“粤菜师傅”工程的宣传不应只停留在比赛前后,各路媒体要长期进行相关宣传报道,建议参考纪录片《寻味东莞》,在电视栏目、报纸、新媒体等渠道开设粤菜文化专栏。二是以“粤菜师傅”为品牌,提升辐射效应,为在“粤菜师傅”获奖者所在的食肆颁发荣誉牌匾,提高其社会认可度以及地位;三是借助美食景点和美食精品线路的开发,带动当地餐饮农旅行业的发展,实现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四是加强获奖者的奖励和补贴,出台相应的文件,对积极传播粤菜文化,推动粤菜烹饪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个人和单位给予一定的补贴。
(四)定期开展粤菜烹饪职业技能资格培训和专项职业能力培训。
定期在各镇街(村、社区)开展粤菜烹饪技能资格培训,全面提高烹饪技能,令广大群众对粤菜文化有一定了解;二是开展规模不一的“粤菜师傅”技能工匠赛等活动,分为专业组和业余组,目的是为企业选拔人才和提高对粤菜的关注度。
三、总结
加强粤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进“粤菜师傅”工程纵深发展,需不断扩大培训规模,拓宽就业创业渠道,讲好粤菜故事,助推乡村振兴,加快粤菜产业链延伸,为保持就业稳定大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