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中小企业是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措施,把推动民营中小企业发展作为重点工作,积极营造了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但目前我市在此方面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民营中小企业自身竞争力较低
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变化以及用工难、融资难等外在因素制约着企业发展;竞争力弱,产品科技含量低,成本居高不下,缺乏现代管理经验等内在因素也突显了民营中小企业基础薄弱,发展质量低,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因此,进一步提升民营中小企业自身竞争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的迫切需要。
二、缺乏一对一引导,政策程序过于繁琐
民营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身存在着土地、资金、管理等多种多样困难,很多民营中小企业缺乏引导、帮扶及有效的资源整合与利用。同时,由于政府有些政策程序过于繁琐,致使企业的精力大量消耗在繁琐的走手续等人为因素上,以至企业焦头烂额,筋疲力尽。因此,政府简化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深入企业调研,进行有效引导,以及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帮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将是推进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三、落实过程中政策“走形”
近年来,天津大力开展了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形式多种多样,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常有政策“不公开、内定”等现象,致使扶持资金只能流至“关系户”,政策落实“走形”、“走了样儿”,真正需要帮扶及资金扶持的中小企业享受不到应有的支持。因此,切实将政策落实到位,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企业享受到政策利好,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十分必要。
建 议:
进一步促进民营中小企业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由此建议:
一、加强政策支持与帮扶引导
对于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可组织民营中小企业集中进行解读,明确每条政策的实施部门和监督电话。同时引入评估机制,针对不同类型企业进行分批分次指导,根据企业现状、可持续发展性等因素作出有效的分析,订制符合企业特点的帮扶方案。
二、引入带动能力强的示范企业
以政策吸引、加大支持力度、简化流程等方式积极引入拉动力强、辐射面广、位于产业链高端的领军企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带动中小企业发展。突出优质企业的带头作用,政府应建立交流平台,组织观摩学习,也可组织政府管理部门成立临时工作小组,牵头组织调研,安排交流培训。
三、多渠道切实保证政策落实到位
政府制定的每项政策,应以带动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为根本,建立明确详细的标准公开评审。同时建立政府及社会监督机制,做到政策透明化,公平化,避免“走关系”、“走人情”现象发生。对应的政府管理部门领导应随时关注企业发展,常到企业实时掌握情况。对于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帮助协调解决。政府部门还应适当放宽审批手续,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促进政策落实。
四、建立回访、反馈机制
为保证政策落实,要同时建立监督职能机构,按前期申请、中期实施、后期落实的分期监督制度建立回访、反馈机制,真正帮助企业得到政策利好。通过定期回访,针对政策实施效果、办事审批速度和资金落实与否等问题,认真分析,进一步制定方案措施反馈企业,确保问题切实得到解决。
五、引领中小企业走产业与资本市场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常会陷入发展的瓶颈,这是发展道路上的必经阶段。要帮助突破这个瓶颈,可引入资本市场支持。政府部门要引导民营中小企业利用资本市场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方法,加速企业发展,推动企业扩张,更好地树立企业品牌形象,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