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东莞商业受到较大冲击,为进一步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东莞应以商贸流通提升发展为契机,充分发挥商圈经济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性作用,提升拓展商圈地下商业功能,推动商圈地面地下立体综合发展,激发商圈消费活力,加快形成强大消费市场,为东莞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鸿福路商圈优势:由东城民盈国贸城与南城汇一城组成的鸿福路商圈是东莞城区商业集中度最高,商业氛围最浓厚的商圈,其中海德壹号广场、第一国际、百安中心、环球经贸中心等商业体也位于该商圈区域内。与此同时,鸿福路地铁站作为东莞地铁1号线和2号线唯一中转站,临近市行政办事中心、市民服务中心、中心绿地、东莞图书馆、玉兰大剧院等行政文化区域,鸿福路商圈以优越的交通条件、配套设施奠定了东莞核心商圈的地位。目前鸿福路地下地铁通道已开发了站内商业区鸿福里,是以餐饮为主题包装的地铁商业街。
存在问题:
一是商圈地下通道行人通行不便利。鸿福路地铁口人行通道以楼梯为主,扶手电梯为上行通道,升降梯设备较少。同时,地下中转通道为环形地铁通道,由于疫情防控、地铁安保等要求,除民盈国贸城和市民服务中心双向有行人和乘客分流的通道,其余方向的行人通行均要通过安检措施。考虑到东莞大道两侧地铁口以及鸿福里商业街已开通使用,高峰期和节假期的人流也必定给地铁安检工作带来压力,市民通行的体验感也会降低。
二是商圈地下商业发展项目较为单一。鸿福路地下商业主要由鸿福里连接至市民服务中心美食广场和民盈国贸城负二层,目前进驻的商家以餐饮小吃为主,商业格局较密集且与市民中心美食广场、民盈国贸城负二层食街和第一国际餐饮片区的商业模式较为相似,鸿福里的商区划分模糊和缺少场景设置,容易让人产生环境封闭感和空气不流通等印象,经营模式以学生客群和上班族的快速消费为主,体验式商业消费不足。
三是地铁通道无缝直通地下商业区较少。目前地铁直接连接地下商业区的出口主要是民盈国贸城地下商场、市民服务中心美食广场方向,鸿福路以南的地铁口都是地面出口,沿线地下商业发展以各个商场地下商铺各自经营为主,鸿福里南区没有形成地铁通道和沿线地下商场连通的连片商业空间。
建 议:
一是畅通出行通道,提升市民出行消费便利度。统筹使用鸿福路商圈地铁通道和地下空间,完善地下人行通道设施,地铁通道实行乘客和行人分流,畅通各商业场所联系通道,为市民出行和消费提供更加便捷的通道,通过公共设施的衔接,使商业发展贯穿各项物业。
二是优化商业格局,提升市民实体消费活力度。规划引领商圈地上地下商业发展,推进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的深度融合,整体设计规划商圈地下商业体系,研究地下与地面商业发展形成互补,打造立体体验消费服务模式,引导激发市民的消费活力。
三是营造特色氛围,提升市民线下消费体验度。利用东莞本土特色产业和文化,结合商圈地下的区域和位置结构,完善和补充地下消费场景的不足,给市民带来不一样的消费体验,例如市民服务中心美食广场连接市民讲堂的通道,功能单一,可以通过研究设计本土特色的装修设施,打造文化角落,完善消费功能,营造独特浓厚的消费氛围。
四是结合大数据服务,提升市民外出消费满意度。通过打造智慧出行平台,鸿福路商圈可以利用微信小程序、公众号等平台,设置查询商圈内各商场和行政文化区域的停车场空余车位、附近的卫生间、母婴休息室、警务室、地铁升降设备、地铁和公交路线班次等出行服务信息,同时有针对性发布和推广商圈的文旅消费相关信息和优惠福利等,进一步提升市民消费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