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东莞团市委开展了一项课题调研,名为《东莞青年发展状况课题研究》。课题组结合东莞市公安局莞e申报、东莞市统计局等提供的反映青年发展情况的客观数据以及6000份有效问卷和100份一对一青年访谈实录,全面系统地分析东莞青年的发展现状,研究与分析了东莞市青年群体的面貌特点、城市卖点、需求痛点以及工作发力点。调研中,东莞房价上涨是青年群体反映最频繁、意见最强烈、感受最深刻的领域之一。在房价快速上涨的同时,保障性住房又面临“僧多粥少”的困局。调研显示,东莞青年群体中,住在公租房、廉租房、人才房中的比例非常低,累计只有4.4%。从青年住房保障供给来看,截至2020年9月,东莞累计筹集4700余套租赁住房,完成2537户(人)住房困难群众的申请审批,通过招拍挂出让住宅用地配建人才安居房有39宗地,共134.78万平方米。这与东莞庞大的青年群体及住房需求来对比,可谓“僧多粥少”。例如,汇邦智能装备的技术研发员工在松山湖连续申请了三年人才房都没有名额。一些镇街尚未启动人才房建设,比如塘厦镇反映,该镇多数人才只能居住在工厂宿舍或周边农民房。
建    议:
  青年群体处于社会经济变革的前沿,是劳动力市场中最活跃最具创造潜能的群体,但由于工作时间短、储蓄不足,特别是近年来东莞房价的攀升,使得他们在住房问题上的压力格外突出。解决青年住房困难,改善青年住房条件,对于东莞增强城市吸引力、有序推进城镇化、发展城市经济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细化青年住房梯度消费体系。完善和细化青年住房支持政策,以实现精准扶持。依据收入、年龄、婚姻的梯度层级,建立从“一张床”-“一间房”-“改善房”的青年住房梯度消费体系,一方面符合青年自身生命周期的住房消费轨迹,另一方面也符合整个社会的青年人群结构。同时,住房的梯度消费强调不同住房梯度,即不论是改善型、保障型还是基本型住房,均应注重租赁和购买两种消费模式并举。

  二是规范租赁市场落实租购同权。一方面加强对私人住房市场的监管、租金管理以及中介管理,加强对租赁监管平台和网络交易平台的建设与监管,降低青年租房群体的风险。另一方面,加快将租赁住房纳入“合法稳定住所”范畴,推动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从入户、入学、税收、水电等多方面扶持住房租赁,特别是对于符合居住证、社保、纳税等指标的青年,解决其租房子女就近入学等反映强烈的问题,保障承租权益,落实租购同权。

  三是推动青年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在实物补贴方面,加快廉租、公租房、青年公寓、人才公寓建设,鉴于东莞上述类型保障住房存量不足的现状,探索房源多元化筹集路径。结合东莞存量旧厂房、旧宿舍、农民自建房多的情况,鼓励村(社区)集体、个人、用人单位、开发商与政府合作,实施模块化、标准化改造,升级改造为适合青年人特点的集中式、时尚性“青年公寓”,配备相对完备的室内设施。在货币补贴方面,探索税收、信贷、公积金、补贴等多种补贴方式,降低保障房开发建设的税费成本,并对重点青年群体实施租、购优惠,如借鉴武汉等城市推出的“青年人才住房券”做法,让就业创业的青年人才可以低于市场价的方式购买安居房、租用廉租房,从而降低青年居住成本,吸引人才来莞。

提案者: 胡晓静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