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和带货主播四种新业态从业青年群体,近年在东莞发展迅速且规模较大。他们以青年为主,职业倾向明显,非户籍人员占大多数,整体学历偏低。调研显示,他们不仅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收入虽较高但稳定性差,而且劳动合同签订率偏低,平台企业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比例也低,大多也未能参加工伤保险,加上自身话语权缺失,政府监管碎片化,其权益保障一直面临着普遍性“脱钩”困局。
  一是劳动关系限制;
  二是现行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制度不完善;
  三是参加工伤保险存在制度障碍;
  四是相当多用工主体刻意规避用工责任;
  五是强制性缺乏和筹资责任单一,弱化劳动者参保意愿;
  六是通过工会参与维权比例偏低。
建    议:
  一、建立就业信息采集制度。建立政企数据接口,鼓励平台企业提供从业人员信息,实现对他们工作时长、劳动收入、工作地点、联系方式等信息的动态跟踪。对工商、税务、社保、实名制就业登记等多部门数据进行定期采集、汇总、比对和分析,以大数据思维助力他们的情况调查统计工作。将他们纳入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等指标统计范围,为制定支持政策、定向推送信息、实施个性化服务提供基础信息。

  二、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把他们作为公共就业服务的重点保障对象,做好岗位推荐和职业指导,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按规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畅通他们进行职称申报评价渠道,切实帮助他们学习技能、提升技能。同时,设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管理服务组织或自我管理平台,为他们提供全方位便民化服务。

  三、持续推进社保参保扩面。依托全民参保基础数据库,通过加强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聚焦灵活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加大宣传引导。通过提供一条龙服务、设立个人参保缴费窗口、使用银行卡缴费等措施,在参保缴费、权益查询、待遇领取和结算等方面为他们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考虑财政承受力,审慎推进居民医保向持有居住证人口扩面改革的同时,加快适应新就业青年劳动活动方式和收入结构特征的参保缴费政策的探索,推动精准扩面。

  四、深化职能部门协同监管。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牵头作用,促进市场监管、税务、交通、邮政、人社等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做好新业态用工领域风险防控。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以新业态企业为重点推广电子劳动合同制度,督促平台企业选择公平合理的算法和优化评价机制,及时约谈、警示、查处侵害劳动者权益的企业,倒逼平台企业自我约束。加强他们的普法宣传和教育,研究确立新业态领域劳动纠纷的裁判标准,设立法律援助服务站点,探索试点跨地区联动监察和仲裁模式,切实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五、着力推进行业自律自管。指导、督促共享平台企业建立与网约工利益密切相关重大事项的公开、集体协商、内部争议调处等重要机制,搭建沟通协商和争议化解渠道。加强对互联网大型品牌公司以及主要平台企业的主动服务和监督指导,探索用互联网思维监管头部企业,督促其协调好劳动关系、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发挥它们在新业态企业中的示范引领和制衡作用。加强行业协会的培育和指导,制定行业自律公约,开展集体协商,完善行业纠纷解决机制。

  六、充分发挥群团作用。工会要抓住重点行业、龙头企业、主要群体,探索灵活化、便捷化方式,最大限度吸引他们加入工会,并注重通过集体协商、民主管理、相关争议联合处置、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宣传等途径,提升工会维权服务的效能。共青团组织应搭建新就业青年服务和维权平台,收集和反映他们的诉求和关切,选树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行业典型,提高他们的社会融入感和职业自信心。妇联组织需面向女性参与较多的新职业群体,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并用好法律援助载体,畅通新职业女性维权“绿色通道”。

提案者: 团市委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