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莞机械五金模具产业数字化水平现状
(一)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困境
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分析报告(2020)》显示,当前,中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尚处于数字化转型探索阶段,企业迫切希望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效率和提高产品质量,但普遍面临“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的难题。一方面,转型人才欠缺、数据采集基础薄弱、技术应用水平较低等现实基础,让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的转型难度;另一方面,高昂的转型成本和有限的资源投入,造成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难以为继。
(二)机械五金模具产业是东莞的第二大支柱产业,但数字化程度较低
机械五金模具产业是东莞的第二大支柱产业,2020年产值接近4000亿元,2021年产值预计将再创新高,已成为东莞名片之一。其中,长安作为东莞重要的工业重镇,全国知名的机械五金模具强镇,产业基础扎实。但作为传统制造业,东莞包括长安在内的机械五金模具产业在企业内部、以及产业内的企业之间的数字化发展进程与中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一样,仍处于较低水平。
建 议:
二、关于数字化引导东莞机械五金模具产业转型升级的办法与建议
(一)做好工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机械五金模具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建好高速公路。在东莞长安建成覆盖机械五金模具行业的工作互联网基础设施,以便实现5G在工业领域的深化应用。
(二)鼓励和支持机械五金模具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做好数字化转型,打造行业数字化转型标杆。深度调研东莞长安的机械五金模具行业,鼓励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牵头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企业建设5G全连接工厂,逐渐推动5G网络部署及应用从工业外围环节向企业生产制造核心环节拓展。同时,鼓励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融入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链条中,进而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通过提高成果转化率、劳动生产率、产品优等率、生产安全率等,打造行业数字化转型标杆。
(三)降低机械五金模具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普及的成本,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意义的宣导,在行业内推进数字化转型覆盖面。针对数字化成本较高,企业主动力较不足等痛点,由政府牵头寻找中小企业应用低成本、快部署、易运维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加快工业设备和业务系统“上云上平台”。政府对平台和系统进行采购谈判,通过平台让利、政府补贴、企业少量出资的方式,降低数字化转型成本。组织机械五金模具行业的大中小企业主进行数字化转型标杆学习,激发企业主数字化转型升级动力和决心。
(四)在机械五金模具行业聚集区或工业园区加快数字化转型。支持平台企业、制造业化转型服务商等组建联合体,推动面向重点区域的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块状经济”产业聚集区落地。
(五)对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机械五金模具企业,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倾斜。通过加大对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化硬件和软件采购及升级服务等方面的投入,加计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政策力度,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六)鼓励金融机构(银行等)、类金融机构(融资性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等)等深度参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鼓励上述机构在业务范围内与机械五金模具行业的核心企业、中小企业、政府部门、第三方专业机构(包括工业互联网平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等)开展合作,对于该类机构对经政府部门认定的积极参与数字化转型的五金机械模具行业企业给予融资或投资支持的,对于该类机构给予适当的投融资补贴,以及后端出现风险损失时适度给予风险补偿。
(七)加快引进培育制造业数字化领域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未来五年五金机械模具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做好人才支撑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