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在改革开放后,以“三来一补”为突破口,发展对外加工业,吸引外商投资,逐步走出一条具有东莞特色的外源型经济的发展道路。东莞工业经济呈跨越式增长,制造业实力雄厚,产业体系齐全,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制造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形成以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化工等八大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拥有全球500强企业45家,境外上市公司800多家,投资者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诺基亚、雀巢美极、三星、生益科技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这就使东莞实现从农业县发展为现代工业城市的巨变,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制造业名城。
东莞以制造业立市,制造业是东莞的光荣历史。但随着时间的进展,社会、人们对东莞的这段历史逐渐淡忘了。这就有必要建设一个先进制造业博物馆,汇集东莞整个制造业发展进程各个时期、各种工艺环节的历史实物资料,进行妥善地保管,充分地利用研究,藉以展现该行业发展的轨迹、所取得的成绩与现存的状况。“记录”东莞的昨天和今天的制造业,从而映现东莞制造业发展脉络、城市文明的足迹。这既是展示工业文明成果和工业发展历程的殿堂,又是传承优秀工业文化、传播科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博物馆是城市的文化名片,承载城市历史,展示城市个性和魅力,在塑造城市精神品格、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建立东莞市先进制造业博物馆,让公众观看这段历史,了解东莞改革开放后制造业的发展进程,提升东莞制造业的形象,可以说这是东莞这么一个世界工厂所在地的政府的使命。
建 议:
一、政府要建立一个制造业博物馆规划建设的领导班子,负责统筹博物馆的总体创建工作。建立筹建博物馆的跨部门联席工作推进机制,协调推进好制造业博物馆创建的具体工作。
二、政府要通过法律、规章、标准等形式对制造业博物馆的行为进行监管。同时,对制造业博物馆的建设,应从财政、政策上给予大力的扶持。
三、制造业博物馆是社会性很强的事业,因此其建设要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要调动全市各行各业的积极性,要发动各行业、特别是各个制造业生产基地要对其所蕴涵的社会、历史、人文、科技信息,给予系统化地整理,使制造业博物馆对内容更加充实。
四、应将制造业博物馆建设与城市产业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纳入产业发展、旅游发展的统一规划。合理规划、合理建设,充分展示地方的特色。
五、要加大对制造业博物馆对宣传力度。建立制造业博物馆,是对历史和文化的贡献,有助于树立东莞先进制造业的形象,是向社会展示东莞发展的重要窗口。可将博物馆与青少年和社会各界开展爱国主义和文化科技知识教育、旅游观光、社区文化等方面的建设结合起来,力求达到两个效益的更好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