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青少年兴则国兴,青少年强则国强。“英才计划”的开展,既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和造就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迫切需要,更是我市“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奋力谱写东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重要举措。
(一)“英才计划”的提出。“英才计划”自2013年起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教育部发起实施,2021年10月颁布了《关于开展2022年“英才计划”工作的通知》(科协办发青字[2021]29号),该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具有创新潜质的中学生进入大学或者研究机构,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五大学科)的著名科学家指导下参加为期一年的科学研究项目、科技社团活动、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等活动。
(二)“英才计划”的效果。在此过程中,学生感受名师魅力、体验科研过程、激发科学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科学志向。经统计,在2017年参加高考的551名英才计划学生中,14%的学生考入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有76%的学生考入985、211高校。
例如,2014年毕业于深圳耀华实验学校的拔尖计划学员曹原,14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毕业后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读博。在2018年3月5日,年仅22岁的他在《自然》杂志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连续发表了2篇文章,荣登《自然》2018年十大科学家之首。这个年轻的中国科学家引起了国际科学界的关注,室温超导有望实现重大突破。如今,数百位世界级科学家,正试图拓展他的科研成果。一旦成果落地,将为世界能源行业节省数千亿美元资金。
(三)筹建东莞少年科学院是实施英才计划的重要载体。少年科学院是少年儿童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技能的阵地与载体。建立少年科学院有利于中小学借助各种教育资源,调动各种教育力量,切实推进少年儿童科技教育。目前,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地已建设了类似机构。因此,在我市中小学开展英才计划,实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工作,筹建建设东莞少年科学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在松山湖科学城筹建东莞少年科学院。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高度重视科技教育工作,培育了东莞青少年十大品牌科技教育活动,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科教经验,是全国优秀科普教育基地。建议在市科协和教育局指导、以及在松山湖管委会的支持下,由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负责在松山湖科学城组建东莞少年科学院,由市编制办给予适当的事业编制人员指标,运行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
2. 设立英才计划专项资金。建议市委、市政府重视我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探索推进英才计划建设,在我市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试点,设立专项资金,进一步扩大培养范围,拓展英才计划规模和路径,让更多的青少年有机会参与到科学研究中来。
3. 建立高校、研究机构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松山湖高新技术园区拥有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医科大学等高等院校,拥有丰富的高校科研资源和教育资源,建议市政府下发文件,鼓励高校、研究机构与中学建立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在高校与研究机构探索“英才计划”与“拔尖计划”的衔接方式,制定一系列政策与措施支持英才计划的顺利开展。
4. 组建东莞少年科学院导师队伍。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健康成长,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组建东莞市少年科学院导师队伍,加强我市“英才计划”工作,扩大英才计划的规模,提高英才计划实施质量,发现和培养一批对基础学科研究有浓厚兴趣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奋力谱写东莞市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工作的新篇章。
提案者: 王晓强 梁燕玲 田根胜 张敬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