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东莞承接深圳产业转移日益加深,南部九镇全面对接深圳的相关规划出台,深圳对东莞影响也进一步突显,相比较之下,东莞北接广州的进程明显较缓。新时代背景下大湾区正在发生很多变化,横琴和前海合作区分别依托澳门、香港成为大湾区珠江东西岸两大创新极,珠海和深圳因为地理位置关系,和两大合作区深入融合,那么在大湾区内陆第三大创新极很有可能由广州牵发,广州近年来奋力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并更加重视与东莞和深圳的合作。广州科教资源比较丰富,这方面正是东莞比较缺乏的,建议以科教资源整合为突破口,以水乡片区、石龙石碣为主要两极,两大港口为重点支撑,推进莞穗合作打造大湾区经济新增长极。
建    议:
  一是加强与广州科教资源深入融合。广州科技教育资源非常丰富,知名大学比较多,大学建设的实验室也比较多,科教人才培育体系比较完善。东莞产业基础发展比较深厚,深化产教融合是党十九大报告明确的改革任务,建议充分发挥广州科教资源,结合东莞的产业,加快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领域遴选一批新兴产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旺盛的企业,推动与广州科教资源深度融合,采取联合办学等多样化形式,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并出台相关政策扶持这类产教融合性企业发展。
        二是深化产业协作发展。在莞穗接壤水乡片区推动合作示范区建设,联合建设一批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区,按照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黄埔区科技创新溢出和产业转移,推动产业共建共生,推动广州中心区域电子及通信设备、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高成长性产业的部分生产制造环节陆续向水乡片区转移布局,莞穗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专业化产业集群。此外,广州增城拥有广汽本田增城工厂、北汽华南生产基地2家整车生产企业,2家改装车企业,15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以及广本研发中心、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汽车关键技术研发企业,汽车产业链非常完整。而与广州增城具有地缘优势的石龙石碣电子信息产业非常发达,也具有汽车零部件产业基础,推动石龙石碣等地,加强与广州增城的产业协同合作形成汽车产业集聚带。
        三是共建企业服务平台。打通两市服务中小企业的信息平台,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打破数据壁垒,推动两地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上形成完善的科技成果到产业化的创新链条,借力广州优质的高校资源,合作共建产学研平台。 
        四是推进两地港口协同发展打造世界级枢纽港区。充分发挥广州港和东莞港各自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广州港为龙头,加快两市市属国有港口企业整合,做大港口经济。推行以南沙港为中心的组合港模式,共同推进珠江口港口资源优化整合,推进两地港口一体化协同发展,努力建成粤港澳大湾区智能航运发展创新中心先行示范点,打造世界级枢纽港区。

提案者: 民进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