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做了重要讲话,为我国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指明了方向。结合我市实际,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市的工作重点。
近年来,随着5G技术及基础设施地不断完善,互联网短视频、直播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抖音、快手、B站、淘宝直播、视屏号、小红书等新媒体逐渐成为电商产业的重要发展平台。尤其是自2020年起,受新冠疫情的影响,餐饮、超市、商场等线下门店遭遇冲击,客流量大幅缩减,而直播带货、社区团购、无接触服务等消费新模式更是受到年轻消费者的追捧。据国家统计局信息显示,2020年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3.9%的情形下,实物商品网上销售同比反而增长14.8%,零售额比重达到24.9%,对经济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81.7%,2021线上零售同比又增长了15.2%。2020年东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6.6%,电子商务增长9.0%。与此同时,2020年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42%,据网经社数据显示,预计2021年交易规模将达到23500亿元,同比增长82.87%;直播电商用户规模为3.88亿,占网民整体的39.2%。直播电商业态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新引擎,预计在未来三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东莞作为一个国际知名的制造业之都,在“双万”新起点上,已初步形成了四大支柱产业和五大新兴产业集群,但华为、oppo等消费品牌直播电商业务开设在域外,雀巢、徐福记、以纯等本土品牌直播间散居各镇街,尚未形成规模效应,而更多的本土企业则以生产加工和代工为主,缺乏自有品牌或营销渠道。
建 议:
为充分发挥我市消费品零售行业拥有的巨大成长空间和发展机会,同时为奠定数字经济新引擎,缓解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影响,建议我市大力发展直播电商新业态,促进经济提速倍增。
一、营造直播电商发展的良好环境。
结合产业布局建设直播基地。通过引进和培育直播电商产业链核心团队,阿里、京东、抖音、快手等头部企业合作,吸引MCN机构、运营孵化、新媒体、内容制作及网红达人入驻发展。结合四大支柱产业和三大产业带建设,融合直播电商与传统专业批发市场、热点商圈、“夜市经济”,打造“直播电商+”模式,赋能本土企业商家数字化转型升级。尤其是充分利用凤岗、塘厦、大朗等镇街战略产业布局和临深双重区位优势重叠的契机,先行一步导入深圳较为成熟的直播电商产业链企业,为全市加快发展直播电商产业试点示范。
二、吸引和培养直播电商优秀人才。
依托东理工、东职等院校,开设直播电商培训专业,培育孵化一批懂城市历史文化、熟悉本土企业品牌的KOL达人主播和服务团队。鼓励京东、天安、松山湖等主打互联网、人工智能产业的创业园区开设直播电商孵化功能区,对引入直播电商企业、平台的园区和毕业后留莞创业就业发展的直播电商专业学生,予以政策、资金支持。同时,积极引入全国各地直播电商业态的优秀人才,为直播电商创业提供相对宽松的资金场地资源扶持。
三、着力打造本土各行业标杆品牌。
结合东莞木鱼歌、赛龙舟、麒麟舞、狮舞、客侨等特色乡土文化,分区策划举办一批具有东莞特色和行业影响力的电商直播节、直播挑战赛等直播经济品牌活动,营造氛围、健全生态。针对本土行业标杆品牌,如华为、徐福记、以纯等进行定向扶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及社会责任,积极扩大我市直播电商对外声量和影响力。
四、定期组织直播电商企业的交流。
积极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组织各镇、各单位、各企业进行直播电商业态的交流;共通直播电商营销发展方法论,探讨直播电商创新办法,疏导并解决中小企业直播电商发展问题。
五、联动粤港澳大湾区各市的资源。
我市处于粤港澳大湾区,应积极联动港澳、珠三角九市的各种资源,对直播电商从业者、企业、营销办法、政策扶持进行大湾区互通,促进我市直播电商业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