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新创新生态、推进经济发展由传统要素投入驱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型,是“十四五”时期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把数字化发展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对传统产业加大数字化赋能力度,推动全社会数字化转型,在产业数字化过程中培育数字化产业,促进数字化赋能与创新驱动的融合,不断提升我市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数字经济是打造经济发展新高地的突破口,是抢抓战略制高点的重要手段,也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源泉和动力引擎。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推进东莞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助推粤港澳大湾区中心节点城市建设。

  目前,我市有欧珀电子、维沃通信、东莞南玻、铭利达科技、拓斯达科技、生益科技等6家企业入选广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021年,总投资6187.9亿元共481项重大建设项目陆续已经开工,5G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加速推进,我市5G产业聚集及应用初具规模,5G基站已初步实现全覆盖,数字场景应用也在积极推进之中。但是,东莞作为一座“破双万”的新一线城市,数字经济仍然滞后于先进城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GDP比重明显偏低,我市科技创新能力的短板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科技投入滞后于产业升级步伐,研发投入低、研发投入结构失衡、财政对科技投入不足;科研机构偏少,高端专业科研机构不能满足高质量创新发展需求;创新生态不佳,制度体系尚未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企业动力不强,主动求变的企业家精神有待培育等等。为此,特提出建议如下:
建    议:
  一、加大网络经济的供给侧改革,积极引导网络经济从需求侧向供给侧的结构性调整,抢占数字经济高地。网络经济是衍生于传统经济的一种新经济形态,与传统经济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传统经济的价值源于其稀缺性,如果产品太多其价值必然会下降;而网络经济则正好相反,参与网络的人越多,网络的价值就越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经济正日益改变社会生产和人们的消费方式。因此,加大网络经济供给侧改革,通过数字经济引领由消费端向生产端的转变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和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大力推进产业强市建设。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用足用好财税支持政策,强化财政投入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激活数字产业领域的内生性技术创新动力。

  三、加强数字人才队伍建设,助推数字经济发展。数字人才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要素,在数字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支撑作用。要深入开展东莞数字人才调查研究,了解数字人才需求发展趋势,加紧制定与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相配套的数字人才发展规划,以规划引领数字人才建设,不断优化数字人才资源结构,为数字经济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与此同时,要针对数字产业复合型人才的特殊需求,构建我市数字经济的人才梯队、人才体系与人才成长环境;

  四、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一方面,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帮助市场主体重构组织模式,实现跨界发展,打破时空限制,延伸产业链条,畅通国内外经济循环。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第一,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释放数字经济的“技术红利”。第二,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第三,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继续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提案者: 万江街道办政协小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