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市岸上洗砂场被清理整治后,因市场需求和利益驱动,在我市东江三角洲主要河道水域慢慢出现了船舶水上洗砂现象。为逃避政府部门的监管,不法分子为牟利私自改装船只,在河道对海砂进行冲洗或浸泡,甚至将集装箱船、平板船改装成洗泥作业平台,冲洗建筑垃圾、弃土或淤泥生产建筑用砂,由于非法洗砂船只设备简陋,没有采取任何环保防护措施,大量高浓度含盐废水或泥浆水、渣石直排河道,导致污染河道水质,改变河床形态,威胁行洪和航道安全,对水生生物栖息繁衍带来不良影响,局部水域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针对上述现象,我市相关部门虽已多次开展联合打击出海水道内非法洗砂活动,但因多个领域,有关部门职责分散,各管一块,未能形成合力。虽然多次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但未能形成有效震慑,导致作业船只和监管部门“打游击”,非法洗砂洗泥活动未能得到有效遏制。2021年9月,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根据群众信访举报,对广东省出海水道内非法洗砂问题进行明察暗访,将有关问题线索移交我省调查处理,并将此案作为典型案例向公众通报。

  为保护我市河道生态环境,防止水体污染,通过疏导方式满足我市对建筑用砂的市场需求,保证价格稳定,建议如下:

  
建    议:
  一、科学合理选址,在我市临海镇街设置岸上洗砂场。结合我市现状,选择环境影响程度较小、不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对周边群众生活和出行影响较小、不影响运输船舶航行停泊、不影响码头桥头设施正常运行的场所设置岸上洗砂场。同时,结合市场需求,严格控制洗砂场的设置数量和产量。

  二、创新运营模式,合理选择经营主体。为保证规范经营和建筑用砂价格稳定,建议采用国有企业经营或者通过特许经营方式委托市场主体经营,按规定合法规范经营。

  三、履行社会责任,防止环境污染。岸上洗砂场要落实各项污染防控措施,安装在线监测设备,确保尾水和扬尘达标排放。同时,要主动接受有关部门和公众的监督。

提案者: 无党派人士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