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入应用,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促进数字经济更好发展的重要一环。水乡产业结构以造纸、粮油等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还未形成规模,整体数字化基础薄弱,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处于起步阶段,多数企业虽意识到数字化转型升级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但因观念、技术和人才限制,数字化转型进展偏慢。以专业化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水乡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实现产业整体升级的现实路径。

  2021年,东莞出台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认定办法和扶持政策,对经认定的赋能中心给予运营奖励和绩效奖励。目前已认定华为和SAP两家赋能中心,其中SAP赋能中心落户水乡功能区,这是对水乡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但作为新鲜事物,赋能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暂无成熟的经验借鉴,需要特别关注以下问题:

  一是要办出特色,避免赋能中心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的同质化倾向和无序竞争。

  二是要理顺运营主体和支持单位的合作模式。赋能中心很大程度上依赖支持单位在品牌、产品和服务方面的支撑,支持单位要深度参与,才能保障赋能中心建设成效。

  三是要形成可持续的盈利模式。赋能中心发展前期,政府给予较大力度运营经费支持,能否在3年建设期内开拓稳定客户,形成可持续盈利能力,关系赋能中心成败。
建    议:
  为加快赋能中心建设,尽快形成造血能力,充分发挥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作用,推动我市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顶层谋划,引导赋能中心精准定位、错位发展。业务主管部门要指导赋能中心瞄准我市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植入和培育产业链为指引,根据自身技术优势和行业储备,选定1-2个重点服务的行业,研究提出全产业链的解决方案,打通产业上中下游,对企业采购、生产、销售、投融资等各个流程进行再造,形成成熟可复制推广的行业经验。

  二、加强业务指导,推动赋能中心优势互补、快速发展。业务主管部门要统筹规划,通过组织交流互访、设定联合攻关课题等方式,引导赋能中心加强合作、优势互补、有序竞争,实现1+1>2的效果;积极出席并支持由赋能中心组织的行业峰会、企业走访活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负责人数字化转型培训、创新成果展览等供需对接活动,为赋能中心快速发展牵线搭桥;组织全市各类媒体加大对赋能中心持续、广泛的报道,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加强上下联动,同向合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目前省已出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和若干政策,市也在积极研究配套政策。镇街(园区)作为一线管理和服务部门,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形成多级联动工作机制,将更强力更快速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建议制定有计划有目标有考核的镇街(园区)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对镇街(园区)下达数字化转型目标任务,加强考核督导,鼓励镇街(园区)出台配套扶持政策,并研究对优秀镇街(园区)进行奖励。

  四、加强政策支持,提高企业转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尽快出台我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扶持政策;制定企业数字化转型阶段评价体系,针对转型的不同阶段给予差异化扶持,对转型高级阶段重点扶持;对赋能中心推进的数字化转型项目,制定专项融资政策,降低企业信息化投入预算不足顾虑;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作出较大贡献的企业管理者、项目负责人给予个人表彰,优先推荐其参与劳动模范、技术能手等奖项评定等。

提案者: 刘巧莲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