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才。《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打造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全国先进制造之都的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为抓手,携手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育高质量发展创新动力源,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湾区创新高地,促进升级版的“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
  发展现状。东莞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定位,电子信息产业成为首个超万亿元的产业集群。东莞R&D占比达3.54%,跃居全省第二,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超44 件,国家级孵化器23家、省级工程中心439家、省创新科研团队38个、新型研发机构33个,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大幅跃升至约7388家,位居全省第三。全市人才总量达250万余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8.3万人,博士后工作站、流动站、创新实践基地等工作平台共69个。
  问题挑战。东莞外贸依存程度较高,制造业具有“订单全球化、配套本地化”,港澳台资企业众多等显著特征,同时也存在“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等发展瓶颈,许多港澳企业面临科技人才供求矛盾突出,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匹配不均衡等问题。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面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如何一方面聚焦“港澳所需”,解决港澳台资企业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所需所急,另一方面聚焦“东莞所能”,发挥东莞制造业优势,用好两个市场参与区域竞争,深度融入全球国际发展格局是东莞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
建    议:
  一是合力培育粤港澳新动能,探索建设东莞大湾区科技领军人才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加强深化与港澳的合作,将港澳乃至世界的大脑和东莞的制造深度结合起来,打造“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世界范本。香港科学园是聚集了香港5大高校及全球超过12000位优秀科技人才,800多间未来科技独角兽企业,这类企业大多都有来东莞落地的意愿。希望政府支持深化东莞和香港科学园开展“IDM2”硬件开发加速计划,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计划,并由相关部门重点推进,将东莞和香港科学园的合作案例打造成为大湾区“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深度融合共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促进东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是建议政府支持搭建完善的科技人才生态。政府不但要大力支持科技企业、科技领军人才,还要大力支持科技社会团体、现代科技服务业人才的发展。经过调研,东莞大多数的科技领军人才企业认为科技人才社会团体、现代科技服务业人才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可以为科技企业发展解决人才、市场、资金等共性问题。支持科技社会组织、特别是国家科技部相关组织在东莞落地发展,在松山湖、滨海湾新区等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领军人才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抢占大湾区科技领军人才核心关键资源。

  三是建议支持东莞科技社会团体联合港澳等科技组织开展各种创新合作,整合创新资源为“科技创新+先进制造”高质量发展赋能。支持深化实施东莞市高层次科技人才伙伴计划,支持实施“大湾区青年科技人才领袖计划”和“大湾区样机快速开发联盟计划”等,多维度、多层次稳固“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同时,为全球科技人才来东莞发展提供联盟先进制造技术等资源支撑,打造全球科技人才理想变为现实最佳城市,建议这些计划也能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计划并由相关职能部门来持续跟进支持推动。

提案者: 张敬智,蔡玲霞,王晓强,刘贺贤,尹志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