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将“推动公办小学提供校内下午课后服务”纳入十件民生实事。当前,全市课后服务工作有条不紊推进。2020年,东莞市已完成了“年内推动60% 以上公办小学提供校内下午课后服务”的工作目标。
  市将2021年公办小学提供校内下午课后服务工作目标确定为“基本全覆盖”。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学校下午4:30以后的课后服务,等到家长下班接送回家,方便了广大市民。2021年7月,东莞首开“暑假校内托管服务”,也标志着东莞推动课后服务已经进入关键时期。无论是上学期间还是暑假期间,都属于校内课后服务的范畴。
  然而,校内课后服务的开展,带来便利的同时,同样也存在一些安全问题亟须关注。
  一、进出校园人员管控不严,存在“校园安全风险”。
  近年来,校园安保事件频发,校园安全问题值得学校高度重视。全市推进课后教育服务,将有很多进入校园参与课后服务的培训人员——“社会教师”,这些老师的档案管理、意识形态、专业资质、健康情况仅由第三方把控,人员素质和心理健康缺乏监管,万一出现疫情、火灾、校园恐怖袭击事件将非常危险,一旦有社会不良分子或患有心理疾病人员利用课后服务的“通道”进入校园,校园安全难以得到保证。
  二、全市暂无统一“课后服务互联网”平台,信息安全无保障。
  前期滴滴出行APP等多个互联网平台因涉及信息安全、数据泄露等网络安全问题被下架进行整顿,网络安全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当前,课后服务涉及内容与服务较多,我市各学校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管理可以省时、省力、省心,支持在线报名、课程了解、签到打卡、请假退费、作业布置、投诉建议等功能,并且及时发布动态、照片、视频及时让家长了解孩子的课程学习过程。
  现全市没有统一的课后服务互联网平台。学校一般使用第三方平台(好教育平台、430校园服务管理平台)。
  然而,使用第三方教育平台均为商业第三方公司开发,存在数据泄露、商业植入、网络安全问题,第三方公司基于商业目的搭建,缺乏数据安全监管,学生数据、个人信息与选课信息泄露给培训机构或者不良人士,将对学生安全造成极大隐患。一旦教育数据、学生学籍信息、家庭信息、家长信息泄露,或者遭受黑客攻击,将造成重大网络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建    议:
  一、严格审核进出校园人员,把好“校园安全关”。
  完善校内课后服务的监督机制。一是严格筛选第三方服务商。加大对第三方服务商资质审查,拥有一定师资、资质方可承接东莞市内课后服务项目,把好进校第一关;二是针对第三方机构招投标设置“监理机制”,由监理机构进行资质审查,严格把审所有第三方机构资质。三是加强对进出校园培训人员身份审核力度,确立各项标准,包含档案管理、身体健康情况(含传染性疾病等各类问题)、意识形态审查(身份审查、经历审查等)、违法犯罪记录、心理健康等进行审查。同时,进出校园应严格按照各项疫情防控政策进行管理。避免校园疫情发生。
  二、将课后服务平台列入数字政府建设计划,把好“信息安全关”。
  课后服务平台涉及学生姓名、学校、班级、个人选课信息、家长联系方式等各类高度敏感、隐私信息,容易被培训机构等商业公司窃取。可将课后服务平台列入数字政府建设计划,统一制定全市课后服务教育互联网平台建设服务方案,开发“东莞430教育服务平台”,通过公众号、小程序的搭建,采取全市统一入口、各个学校拥有自主管理后台、平台数据储存于政府相关服务器等方法和措施,由教育局统筹平台开发与管理,引入专业化开发公司与运营团队,同时与专业网络安全公司进行合作,实施监管数据,建设网络安全防火墙,确保核心数据不丢失不泄露。

提案者: 彭争武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