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9日,东莞市人大常委会正式向社会公布《东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于今年12月1日获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批准,已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数据显示,全市共有售卖电动自行车商铺2000余间,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约230万辆。电动自行车允许上牌行驶,预计保有量会快速增长。作为城市生活来说,电动自行车允许上牌行驶,对于东莞市民来说,是一件实事,方便生活,减少堵车,减少城市尾气污染。但对东莞城市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这需要相关部门对此项工作做好服务与管理。
  服务就是理顺思路,用科学的方法去构建一个安全有序高效的电动自行车出行的体系。管理就是对于电动两轮车的违法与违规的有序治理。总的来说,确保电动自行车允许上牌行驶带来的系列问题得到有序的解决,一方面做到方便群众出行,二方面做到出行安全有序。
  
建    议:
  一、做到方便群众出行。

  (一)简化手续,方便市民对电动自行车实行登记上牌。

  目前有登录“东莞交警”微信公众号,进行网上业务办理。前期在各镇街车辆检验点、交警大队等多设立上牌登记点,现场办牌业务以及在大型社区定时定点统一办理。很多电动自行车主为年龄偏大,不熟悉网上操作。

  (二)为电动自行车行驶清除路障。电动自行车行驶在道路与街头街尾,要合理规划路线,也要为路线清除障碍。比如:摆道占路经营的;道路相连处只有台阶的;年久失修坑坑洼洼的。这些路障严重是影响电动自行车行驶,需要下大力气进行处理。

  (三)停车需要有序,需要提前合理划定停车范围,为电动自行车提供停车服务。最好有标线标识统一齐全。

  (四)必须改建、新建提供电动自行车公共充电桩。

  (五)探索并落实新买电动自行车“带牌销售”。目前北京市直接开启电动自行车试点“带牌销售”,市民在设立了便民服务点的门店购车后,可直接在现场领取行驶证和号牌。

  二、做到出行安全有序。

  如果电动自行车快速增长,将给城市交通安全和城市管理带来极大压力,在其他允许电动自行车行驶的城市,事故发生均不少。事实上,闯红灯、逆行、占用机动车道、运载超大货物、随意变道横穿马路等,这些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违规行为屡见不鲜,引发事故每天同演。这是将来必须面对的。为防患于未然,必须强化于管理。

  (一)电动自行车司机必要做到“持证上路”。考取驾驶证的过程必须让每一位电动车用户都明确交通规则,对每一辆车则普及交强险。

  (二)执法部门必须让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充分认识交通法规严肃性。所以未来车挂牌、人有证是必备的,驾驶员和车辆信息建立起完整的数据库,利用电子监控和警务上路执勤对其违法违规进行打击与处理。

  (三)借鉴汽车驾驶证的积分与处罚制度,为电动自行车驾驶员遵守交通法规建立档案。

提案者: 彭争武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