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12·13疫情源头为12月5日2名新冠病毒感染者从西安返莞后出行频繁,直至12月13日引爆大朗疫情。由于源头防控不够精准,难以确定把控疫情的传播情况,上千万人口需要全员核酸检测,局部地区需要多次核酸检测,仅这一项费用就以十几亿计数。而区域性的封控以及停工停产停学,造成的其他方面的损失和影响更是不可估量的。虽然经过全市医护、疾控人员、公安干警夜以继日的奋战,政府机关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全力投入,以及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终于控制并有效阻断了病毒的外溢,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
但是,我们必须直面疫情源头精准防控上存在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大数据信息管理应用不够精准,外来及返莞人员行踪信息由多个甚至不同区域的管理部门使用,但分工不甚明确,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也没有共享,难以形成合力,都是形式上的对当事人电话信息轰炸要求做核酸检测,但实际管控措施却没有落实到位。同时还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
二是相关工作人员的能力有待提高。由于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限制,导致执行的管控标准不一致。对于当事人咨询的问题不能予以解答,只是粗暴地要求当事人到指定地点做核酸,而核酸检测有效期也是随意而定。
三是社区(小区)管理监督工作缺位。缺少工作流程的指引,操作不规范。
四是宣传力度不够。由于疫情防控规定随着形势不断变化,群众对于相关政策不甚了解,对于一些要求的具体程序不甚了解,有时无意中造成不良后果。
建 议:
1. 精准管理和运用大数据,在源头上精准做好防控工作,重点人群实行重点防控。进一步厘清各部门主体责任和工作内容,实现分工合作无缝对接,对外来及返莞人员,做到定向定位定人,并盯住盯紧,保障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2. 尽快提高社区以及基层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严格执行防控标准,能够解释政策、解答询问、应对新情况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要记录在案及时转报有关部门,并做好结果的跟进。
3. 社区(小区)管理监督工作要到位。进一步完善社区(小区)的核酸检测及重点人员管理监督的规范流程。一是防止全员核酸检测发生现场感染病毒,并协助医护人员做好核酸检测相关工作的服务,二是对重点人员的防控要“见人”,确保防控监督到位,不能只是电话往来询问。
4. 针对外来及返莞人员制作疫情防控指引,通过手机信息和微信让他们了解一踏上东莞的土地第一时间第一件事做什么。需要居家隔离的时间要求、生活要求和报备要求等。让外来及返莞人员按照指引一步步完成防控措施,保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