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近年来,各地因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问题引发的火灾事故经常发生。从现阶段及未来发展趋势来看,电动自行车在方便群众出行、缓解交通压力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据消防部门统计,电动自行车火灾伤亡事故一般发生在晚上充电时,大部分原因是电池故障引起,其次是线路短路和动力线路故障。不论电池是否处于充电状态,都可能发生突发性燃爆事故,而且一旦在封闭狭小空间内发生,危害很大,几乎没有逃避危险的可能性。

建    议:
  一、全面“体检”,清除辖区安全隐患。消防部门联合各部门力量,组织联合检查组对高层建筑、老旧小区、出租屋、自建房“、三小”场所等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专项整治,重点检查场所内电动自行车占用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充电线路乱拉乱接、充电设施安装不规范和楼外“飞线”充电、未落实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安全保障措施等情况。针对检查发现的隐患问题,检查人员要求责任主体立即整改。

  二、要加快推进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公共设施的配备。2020年12月公安部紧急下发《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要求电动自行车应在建筑外部的独立区域集中停放、充电;严禁在住宅建筑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门洞口)、楼层楼道、电梯前室等部位停放、充电。

  加快推进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及充电场所的建设。在建和未建小区将此类公共设施配套纳入规划设计中。同时,进一步规范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行为,落实相关管理责任。小区业主应当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安全地点,确保充电时安全。

  三、加强对生产电池厂家的监管。抓好产品质量标准的严格制定、规范监管是关键。对劣质电池或者电池保护装置不达标的,由此所发生火灾损失均由该厂家承担。

  四、科技助力安防,禁止电瓶车“乘梯上楼”。引进人工智能技术,电梯和楼宇的摄像机嵌入AI智能电动自行车识别算法,实现对电动自行车检测分析识别,实时预警电梯轿厢内电动自行车闯入事件。当电动自行车被推入电梯时,会被电梯内安装的电动自行车监测摄像机识别,随后电梯内会发出警告,并且电梯门不会关闭,电梯暂时停止运行,直到电动自行车推出电梯后,电梯才会恢复正常运行。

  五、加快推进共享换电模式的节奏。推动建设电动自行车电池换电柜的建设,让用户在换电柜布局范围内,在电池快没电时到达换电柜点,扫二维码——放入空电电池——取出满电的电池即可。就像手机充电宝随借随还一样,这种模式为用户提供了共享、安全、便捷的替代传统充电的方式。

  六、加强对快递、外卖骑手等大量使用电动自行车企业的监管和培训教育。快递、外卖骑手等企业员工,出行服务基本上以电动自行车为主,具有基数大、范围广、安全意识薄弱等特点,容易因疏忽和侥幸心理带来隐患。2021年12月13日深圳宝安某小区内某栋第9层发生火灾,发生火灾的就是一户快递员家。因此对出行主要以电动自行车为主的企业如快递、外卖骑手等加强监管和培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提案者: 民建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