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的转变,发展的重点也从“量”逐步转向“质”的提升。在制造业产业升级的道路上,创新型中小企业是重要的一环,而“专精特新”企业则是创新型中小企业中的精华,鼓励专精特新“小巨人”将是未来我国长期的基本政策。

  从目前公布的“专精特新”名单中可以发现,约九成集中在制造业。东莞作为制造业之都,拥有大量具备高成长、高技术含量的中小企业,数据显示,现阶段东莞市市场主体超过142万户,工业企业约20万家。其中规上企业1.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6385家。其中大量创新型中小企业都将成为未来“专精特新”企业的后备军,同时也是未来北交所上市重点扶持对象,鼓励和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将为东莞在“双万”新起点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目前全市有大约154家专精特新企业,东莞最新的十四五规划里提到,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0家,力争三年内实现上市企业镇街全覆盖。在培养高成长性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转化为专精特新“小巨人”的路上,企业会遇到融资瓶颈、物理空间、政府招商扶持吸引力等问题。

建    议:
  第一,改善此类企业的融资环境。因为很多高成长性发展中企业在升级产能或想扩大规模的时候都会面临资金需求。多渠道筹集资金,一是充分发挥“科技东莞”资金的支持作用。二是通过银行能否有例如通过知识产权做贷款抵押这种形态来让企业得到资金使用。三是引入社会资本。

  第二,统筹空间,内外联动。市政府一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物理空间。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一下非公经济的力量,东莞也有一大批莞商从事产业园运营开发,通过政府引导的作用,让莞商在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优质空间的同时也可以令有投资意向的莞商参与到“专精特新”的发展浪潮中。

  第三,设立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平台。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上市辅导、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知识产权融资、并购整合等服务。对于重点“专精特新”企业,提供“点对点”服务。

  第四,围绕本土团队设立“专精特新”基金。在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下,设立“专精特新”子基金,发挥政府基金引导作用,同时与具有本土具备相关经验的投资机构共同管理。

提案者: 孙博文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