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松山湖科学城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主要承载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支点,未来松山湖科学城将在东莞迈向GDP高质量稳定过万亿元并接续推进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发挥关键引领作用。其定位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发源地、创新人才集聚地、知识产权示范地、科学人文宜居地的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是建设宜研宜业宜居科学新城,加强国际水准的城市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达成科教、科研、生活、生态有机融合的科学家园。
光明科学城与松山湖科学城同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主体,两座科学城如何携手推动国家战略落地实施,加强基础设施对接与交通方面的互联互通非常必要。松山湖科学城至光明科学城主通道项目是用现代化城市标准来“筑城”的核心抓手,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该主通道是最便捷的可以直接连通两地的大科学装置核心区,尽快实现主通道通车,营建莞深快速通道的骨架,打造深莞高度融合样板区域,实现沿线及带动两地区支撑要素的供给,可大力支持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
松山湖科学城至光明科学城主通道全长约12公里(东莞段约4.3公里,深圳段约7.7公里),2020年8月深莞两市加强合作工作会议同意共同推动项目建设。东莞首期工程约1.86公里,已于2020年3月动工建设,但由于用地手续不完善、征地拆迁滞后、垃圾填埋场处理问题等原因于2021年5月基本停工。二期工程因深圳段涉及占用基本农田105亩问题尚未启动建设。
松山湖科学城至光明科学城主通道并没有列入《松山湖科学城发展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只是提及“中大通道的衔接方案”;同时《深圳光明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也没有涉及松山湖科学城至光明科学城主通道的规划建设。但该通道建设列入了《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
建 议:
一、深刻认识规划建设松山湖科学城对于建设现代化城市、彰显科学精神、培育经济新增长极、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的重要意义。要用现代化城市标准来“筑城”,抓住主要矛盾,尽快推进松山湖科学城至光明科学城主通道建设。
二、尽快解决征地拆迁等问题,高标准优先完成东莞段1.86公里的首期工程,并同步做好道路两侧区域城市设计、建筑立面提升、夜景照明设计等,形成示范效应。
三、待东莞段1.86公里的首期工程实现后,该路段可以作为样板示范区,有更多机会邀请国家省市领导,大科学家等实地参观,提升该路段的美誉度?,形成共识和合力,推动该项目全部工程落实。
四、多层次多渠道加强深莞两地沟通协调,推动联动工作机制发挥作用,促进松山湖科学城与光明科学城的联动联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