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一、我市数字化建设基本情况
1、《中国城市数字治理报告(2020)》,显示,东莞数字治理指数位列全国第九,进入数字治理一线城市行列。“2021数字化转型百强城市名单”中,东莞位列第14名。
2、东莞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域市治理“一网统管”、政府运行“一网协同”,已开始布局建设。
3、东莞提出了“市级建大脑,镇级建小脑,村级拓应用”的三级数据运营模式。
二、目前存在问题
1、数据采集、汇聚、整合不足,数据分析不够,数据价值没有发挥出来。
2、跨部门,跨层级数据不通,数据协同不起来,造成治理的系统和平台不能发挥作用。
3、治理资源、治理队伍、治理方式分散化、多头化,政府各部门各为其政,社会治理力量没有有效利用。
建 议:
三、对策建议
1、全面做好城市数字化治理的顶层规划。数字化治理关键是要推动数字技术体系和城市治理体系的有机融合,数字技术体系不仅建构了城市治理的整体生态,而且改变了城市治理的具体流程和方式,所以顶层设计尤其重要。要学习国内领先城市对城市数字化治理经验,如杭州的 “城市大脑”,上海的“城市数字化转型”,深圳的 “城市智能体”等做法,都事先进行了顶层的规划设计,而且还要建立动态的调整机制,所以,通过顶层设计,避免建设的重复浪费,防止形成新的“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
2、建立东莞全市统一的城市数据运营平台。加快落实市镇村三级城市治理机制,重点完善“市级建大脑,镇级建小脑,村级拓应用”的三级数据运营模式,市一级要加强东莞数据底座建设,围绕应用导向,强化数据支撑作用。镇一级重点要做好数据协指挥调度平台,落实好各级数据回流和镇数据小脑的建设和管理。村一级重点抓本地数据的收集和应用。
3、出台东莞政府内部数据共享、开放和应用开发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制度、公共数据开放制度等,为数据在部门之间流通应用提供制度保障。重点解决东莞目前部门的业务系统整合不足的问题,推动数据汇聚和数据应用建设,增强数据的鲜活性汇聚及大数据决策能力的分析加强数据协同和开放,加强多元主体的参与,加强社会数据、企业数据、政府数据等各类数据收集、治理和分析,加强对数据据的开发利用。
4、建立东莞城市治理的应用场景创新机制。进一步加强基层数据感知设备及应用场景的建设。通过对东莞环境、交通、安防、城管等不同城市管理过程中积累的大数据“透析”,结合不同空间、时间以及不同条线的大数据,总结判断城市运转、公共设施、人车流潮汐、城市环境等的运行情况和规律,分析城市问题的核心症结,创新城市治理流程和方式方法,通过数字技术改善数据治理质量和提高城市治理的效率,也使城市治理模式更加精准化。
5、加强人工智能在城市治理与服务上应用。挖掘机器认知智能化的深度,运用大数据计算实现智能预警预判、综合决策分析,进而推动经验认知智慧化,实现智慧人机协同,从而改变城市的治理模式与服务供给方式,如通过虚拟现实、元宇宙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等技术,原样复刻城市的建筑地理构造,既包含道路、建筑等重要设施的高度,坐标等地理数据,也会包含建筑的内部结构、房间布局、管线铺设等对象化设施数据,结合5G、物联网等技术,能够实时感知城市人口热力图,实施交通车流、停车库状态、智能发现识别垃圾倾倒、违章建筑等异常问题,并利用城市治理采集的海量用户行为与服务数据,通过算法模型构建、数据喂养以及机器学习自我训练,可对不同区域、人群、服务逐渐沉淀出一套城市治理与应急模型,比如防疫、高考、春运、台风、救灾等方面,?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不断优化城市治理与服务,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