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目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中高龄化趋势特别明显,中国在2005年老龄化已达到7.6%,实际上中国已进入老龄社会;养老将是未来主要的社会问题。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广东省60岁及以上人口为1556.51万人,占12.3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081.3万人,占8.58%。我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57.26万人,占5.4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37.00万人,占3.54%。
  近年来,我市养老服务产业快速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老年消费市场初步形成,老龄事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选择有限,市场发育不健全,缺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和关怀服务,未来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和高质量养老生活需求。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推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东莞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中明确:鼓励社会力量根据市场需要,兴办面向中高收入家庭的养老机构,发展旅居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养生养老等新兴业态,满足多元化、便利化、个性化服务需求。
  同时,全国老龄办在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的演讲中提到,中国老年产业的规模到2020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8万亿元和22万亿元,对GDP拉动分别达到6%和8%,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经济的支柱之一。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不仅能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维护老年人尊严和权利,而且能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和谐。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引入社会资本,创新产品服务,挖掘和吸引养老需求,促进商业养老服务长足发展,使其成为新的增长点,给老年人提供更优质、更丰富的养老服务,提升城市服务品质。
  但是,目前社会投资参与的养老项目,多数是由厂房、商业设施等社会资源进行整合、改造而成的单一养老机构,而用于为老年人打造集养老居住、医疗护理、养老配套、养老服务、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养老综合开发项目,在目前城市发展和规划中缺乏引导和统筹考虑。养老仍然以居家型、社区型等小型公益类型存在,导致养老产业多元化发展相对落后,难以落地。希望政府本着加快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为老人提供居家尊养式养老服务。以社会化,市场性的专业养老产业来承担这类需求。同时利用医养结合模式,创新型的在我市部分适合地区打造养老产业,利用优质的环境、医疗,居住等条件,吸引周边区域城市的目标人群。

建    议:
  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制定扶持健康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健康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产业的加快发展需要企业的努力,更需要政府有针对性的支持和扶持。现阶段,东莞市非常有必要制定扶持健康产业大发展的系列政策,例如:推动实施重大创新项目、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强化金融支持、支持推动健康产业发展的企业等。通过政策支持,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实现东莞市健康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加快落实康养养老用地规划编制。学习借鉴相关省市地区经验做法,进一步细化城市规划管理用地类型及规划条件设定等,在国土空间规划、详细规划编制或修改时予以完善,让一体化康养产业落地有政策可依,有路径可实施,进而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构建完善的养老市场体制,满足老年人群体全方位保障,让老年人既能享受到养老服务,又能得到专业医疗保障,助力提升我市城市品质。
  

提案者: 周乾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