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新媒体已经成为中国网民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而以微信、微博、抖音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是获取新闻信息最重要的新媒体类型。然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为统一战线工作(以下简称“统战工作”)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工作空间,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媒体时代,党和政府应借助新媒体力量积极开展统战工作,既要把新媒体看作是了解社情民意、掌握党外人士思想动态的新渠道,还要看作是加强与党外人士联系沟通、增进感情的新平台,更要看作是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社会舆论的新途径,不断扩大统一战线的社会影响,真正达成思想共识,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新媒体对统一战线工作的影响:一是提高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但凝聚人心的任务更为艰巨;二是丰富了不同声音的表达方式,但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仍任重道远;三是搭建了交流平台,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任务更为艰巨。
新媒体时代的统战工作,在宣传统战政策、联系统战对象、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一是基层矛盾突出;二是管理能力亟待加强;三是信息公开不到位;四是内容较为枯燥。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为有效做好网络统战工作,处于群众生活第一线的镇街、村(社区)党员干部应当好“引路人”,积极团结各方力量,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画好为民服务同心圆。
建 议:
(一)强化责任监管,认真对待舆情。由镇街统战办牵头相关部门成立网络舆情应急小组,加强线索收集整理工作,打通政府内部信息沟通渠道,做到对各领域、各村(社区)可能会诱发网络舆论的事件人员“底数清、情况明”。一是针对微信群等即时通讯群出现的偏激言论,监管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对相关政策和真相进行宣传讲解,疏导情绪,及时发表声明或辟谣,引导他们理性、合理表达诉求,防止事态升级。二是加强人员培训,掌握交流的艺术与技巧,让沟通交流更顺畅,拉近彼此的距离,提升对群众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强化矛盾化解。由于基层直接面对群众,常常成为网络舆论的发源地。一是注重加强统战信息员、管理员等队伍的培训,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本领,从而提高群众对统战工作的理解度、认可度和认同度,践行为民服务宗旨。二是要以实际行动,及时、高效地化解矛盾纠纷、疏导安抚群众情绪,做到对群众反馈的问题早分析、早研判、早回复、早解决,从源头上遏制矛盾扩散。
(三)提升政务公开实效,严厉打击造谣传谣。坚决做好信息公开,面对突发事件,相关职能部门要及时、高效地发表声明,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增强政府公信力与执行力。另外,对个别有用心、蓄意传播谣言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人,要依照法律进行严肃处理和打击,起到震慑作用。
(四)建强网络宣传生力军,引导网上主流舆论走势。新媒体时代,群众获取信息渠道日益多元化,这就要求统战宣传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要求,发挥主流媒体优势,争取宣传实效最大化。一是要突出正面宣传,动员和鼓励统一战线成员积极发掘好典型、好事迹,用先进典型传播正能量,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让主流思想舆论占领宣传阵地;二是要切实增强做好网络舆论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大力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抵制各种错误观点;三是要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载体,更好地将有利于凝聚人心的宣传效应扩大到社会各界人士,如发挥微信群“快”“活”等优势,通过图片、小视频等功能生动地对《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以及其他政策、统战联谊活动等情况进行宣传,方便群众正面了解统战工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