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2021年东莞正式迈入GDP万亿俱乐部,东莞企业在国内资本市场上上市的企业数量也已经突破45家。东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成员,承接了深圳、广州和香港的制造业转移需求,也是大湾区的重要制造业基地。在当前国内制造业强基的大环境下,如何把本区域的制造业发展的更好、更有质量是国内众多城市面临的问题。鉴于东莞在大湾区两个中心城市之间的特殊地理位置,东莞除了不断加强制造业发展的相关支持政策外,更需要充分运用资本的力量,推动东莞的制造业发展和东莞经济的发展,在金融支持实业上做好功课。

建    议:
  以下从国内和国际两大维度提出发展建议:首先,扩规模加市场化。扩规模指的是东莞应在既有的政府基金规模基础上实现更大规模的扩张,把政府母基金或投资基金推向千亿规模;市场化指的的是基金运作上更加尊重市场化机构运作,以更加开放的设计容纳更多优秀机构参与政府基金的管理,实现基金投资和管理的高效率。东莞应在《东莞建设金融强市总体规划(2016-2025)》下,继续完成既定金融业发展目标,建设金融强市;同时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前国内经济发展变化和地方产业结构变化,主动引导资金投向。东莞是大湾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在电子信息产业、高端机械制造等领域也有一定的产业集群优势,因此对于东莞政府产业基金或母基金来说,政府应该主动引导资金向特定产业的投资,对于相关领域有技术和市场前景的企业,加大股权投资力度;在投资阶段上,引导资金投早、投小。同时,政府基金在对特定产业的股权投资考核上,应设定足够的容忍度,不能业绩来考量,而应该以产业带动效应设定考核机制。以金融的力量巩固、加强东莞制造业强市的地位。

  其次,加大政府产业基金或母基金管理人的优惠政策。对于管理人导入东莞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可以给予管理人在返投比例上作为返投资金,同时加以单个引入企业的奖励。对于基金投资的符合东莞产业发展政策领域内的企业,政府产业基金或母基金在后端收益上可以给予管理人较大激励,可以约定后端收益50%以上奖励给管理人和有限合伙人。对于专注于符合东莞产业政策或在东莞当地投资超过60%以上的管理人基金,政府产业基金或母基金可以提高出资比例,以激励管理人在东莞产业领域的投资。

  再次,尝试与部分先进技术国家合作,设立科技产业园区。特定国家产业园区合作主要是:在引入特定国家优势产业、资本或技术的基础上,为东莞在产业发展上解决短板,提升长板,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实现区域发展的集群效应。以区域同部分发达国家的合作,实现产业发展,国内典型的代表就是苏州——新加坡产业园,苏州在引入产业园后,新加坡导入的资本、技术和部分优秀企业,在推动苏州本地制造业的发展上,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以国家产业园的形式,引入特定产业,也符合当前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政策方向。

  最后,探索政府产业基金参与国际投资的模式。当前我国在相关产业领域,相比西方国家仍然有一定技术代差,完全依靠国内突破对于解决特定领域的产业发展所需时间较长。如果以政府出资形式,通过海外设立的基金管理人投资或者收并购特定产业,并最终引入国内就可以解决部分产业的技术问题。东莞身处大湾区较为开放的政策环境,又有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做出口,完全可以探索政府出资海外基金。投资特定产业公司后,可以从三个方向着手引入发展或退出:一、为投资的特定产业公司引入国内市场机会,使企业发展壮大,并在国内设置总部或分公司,实现单独上市;二、投资特定公司后,由东莞当地企业再次收购相关企业,从而间接获得特定产业技术,实现东莞在该领域的发展优势;三、投资特定产业公司后,若遇不可测障碍,也可以实现一定资本溢价后退出。

提案者: 何锐平,陈志鹏

发展和改革局

尊敬的何锐平、陈志鹏委员:
  第20220336号提案《关于做大东莞产业基金支持创新领域发展的建议》收悉。您们在提案中提出我市应充分运用资本的力量,推动东莞的制造业发展和东莞经济的发展,在金融支持实业上做好功课,并从国内和国际两大维度提出四点发展建议:一是东莞政府产业基金需扩规模和市场化;二是要加大政府产业基金或母基金管理人的优惠政策;三是与部分先进技术国家合作,设立科技产业园区;四是探索政府产业基金参与国际投资的模式。经会同各有关部门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对财政参与设立政府投资基金做了积极探索,通过财政预算安排引导基金方式,与相关股权投资机构合作设立了多支市场化、专业化运作的政府投资基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如下:
  一、发挥政府产业基金促进作用
  (一)政府投资基金总体情况。截至2021年底,我市累计设立9支政府投资基金,逐步构建起以战略基金为主体的市级政府投资基金体系。投资范围基本覆盖:创新创业、中小企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涵盖初创期、早中期、成长期、成熟期等各个阶段企业项目,为我市创新创业和实体产业发展增添新动力。
  (二)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工作进展情况。2021年,为加快推进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我市新设规模100亿元的战略基金。战略基金战略基金委托市属国有企业管理运营,通过发起设立或参股专项子基金、市场化子基金、适当开展直投业务,撬动金融资本、产业资本等其他社会资本参与,并与存量政府投资基金、国企投资基金及各镇街产业基金加强联动协同,形成总规模约50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体系,并逐步向千亿级规模迈进,战略基金主要投向国家、省和市委市政府重点支持和鼓励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和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项目,通过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和财政资金引导放大作用,赋能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和重点产业培育发展,帮助东莞市形成优势互补、重点突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实现产业动能增量提升。
  二、加大基金支持力度
  (一)股权投资基金奖励政策。为促进股权投资基金快速健康发展,2021年我市出台了《推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扶持办法》,对满足条件的落户我市的股权投资基金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落户奖励,对基金管理人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办公用房租金补贴,利用财政资金奖励的手段,促进股权基金业发展,鼓励股权投资类企业在我市集聚发展,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实体经济,推动东莞制造业和经济的发展。
  (二)提高激励措施。在实际运作中,为提升资金募集效率,推动政府投资基金达到500亿元乃至千亿规模,战略基金在投资要求、收益让渡、业绩奖励等机制方面针对不同业务板块进行了差异化设置,以期激励基金管理人和其他社会资本,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金放大。目前,战略基金市场化子基金的超额收益让渡比例为60%,对通过基金投资引入外市关键环节或重大项目落地基地,经批准可适当提高让渡比例。
  (三)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充分运用省科技厅科技与金融结合专项资金,引导创投机构投资广东省内科技企业,对创投基金落户和科技天使投资给予补助,提高了创投企业落户东莞和投资广东省内初创型科技企业的积极性。2021年共推动创源(东莞市)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东江智胜(东莞市)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东莞东理大米成长智能制造合伙企业、东莞红土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广东鸿富星河红土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申报省科技厅补助资金543.7万元。其中,东莞东理大米成长智能制造合伙企业由东莞理工学院与大米创投合作,其A轮投资的云鲸智能,从天使两年多时间快速长成行业独角兽,估值半年内大幅增长十余倍,并拿到了字节、红杉、高瓴和源码的融资。
  三、探索特定国家产业园区合作设立
  对于提案建议的“尝试与部分先进技术国家合作,设立科技产业园区”“以国家产业园的形式,引入特定产业”,当前我市战略基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构建多元化企业金融扶持体系的重要举措,主要投向中包括对产业承载空间的支持,即通过以国企金融资本等合作设立SPV公司等方式开展投资,建设标准厂房(M1)等产业载体。通过投资或并购等方式引导国内外优质项目落户我市各产业基地,逐步打造形成基地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有效发挥集群效应。目前,我市科创战略基金已通过专项子基金“东莞市科创战略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投资FTDI项目3.8亿元。该项目由建广资产牵头,在松山湖注册用以收购海外FTDI公司80%股份的SPV,最终项目落地规模预计投资为23.67亿元。FTDI公司总部位于欧洲,拥有25年历史,是设计和供应即插即用USB桥接芯片、模组、转换器线缆以及配套软件在内整体解决方案的USB芯片领导企业,行业全球排名第一,2020年营收6300万美元,营业收入增长超过9%,净利润率超过40%。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来,我们将继续用好政府投资基金这一工具,做好如下工作:
  (一)吸引社会资本供给,增强带动投资效应。推动市级政府投资基金以及其他的市属国企股权投资基金、镇街产业基金加强投资联动协同,引导社会资本大力支持我市创新创业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我市产业培育发展和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强度深度,并适时探索政府产业基金参与国际投资的模式,助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持续细化战略基金的管理工作,加强对子基金及项目的运营监督。严格执行战略基金的工作程序规范,做好相关中基协信息披露及投资者管理工作,持续落实与子基金管理人定期交流与汇报机制,按协议落实各子基金投资行为,监督各子基金做好定期汇报与重大事项汇报,使子基金受到合伙协议以及管理办法的约束,投资风险可控。同时,将加强对已投项目的投后管理工作,保持不定期与相关管理人和负责人的沟通对接,及时跟踪标的发展与变化,助力被投企业业务进一步做大做强,并为基金顺利退出奠定坚实基础。
  (三)持续储备市场化子基金合作机构,待制度审批后尽快开展遴选工作。加快推进更多项目资源、更高附加值产能落户东莞,实现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竞争力的大幅提高。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们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办理单位: 发展和改革局,市工信局,市金融工作局,财政局,科技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