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打造东莞爱国主义教育名片,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虎门镇委镇政府积极筹建蒋光鼐博物馆。自2017年动工建馆以来,共计投入700多万元完成博物馆用地征地及主体建筑的建设,建筑面积达1552平方米,展馆面积700多平方米,预计今年内完成博物馆内部装修。2019年,蒋光鼐故居被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切实做好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在保护利用中实现传承发展,虎门镇不断加大藏品收集和征集力度,派员分批前往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福州等城市,收集复制相关档案史料300余份、影像资料283幅、图书资料20余册。同时,不断修改完善陈列大纲,经蒋家后人及文史类专家多次审核,目前陈列大纲已接近完稿。
  博物馆是以“物”为基础的,藏品的丰富是博物馆的必须,也是博物馆高水平建设的前提。自2017年蒋光鼐博物馆筹建以来,虎门文物文化管理部门高度重视藏品的征集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征集相关藏品,取得一定成效。但藏品征集工作困难重重,效果不甚理想,直接影响了博物馆的建设进度。主要困难和问题有:
  1、藏品征集工作进展缓慢,数量严重不足。经过多年及多方努力,目前,已征集到藏品110余件(套),同时还复制武备模型、纪念徽章、各类服装等80余件(套)。但当前藏品数量远远达不到博物馆陈列的需求,更达不到省博物馆协会300件的最低要求,藏品匮乏成为制约蒋光鼐博物馆高水平建设的最大障碍。

  2、可征集藏品有限,征集工作后继乏力。由于蒋光鼐先生生活的年代距今较远,与他直接相关的物品较少,目前社会公开征集及通过各种渠道征集到的藏品良莠不齐,甚至出现赝品。藏品来源有限,无法在短期内有效征集足够数量的藏品已经成为博物馆建设的显要瓶颈。


建    议:
  1、整合市内藏品资源,从市博物馆调拔藏品以丰富蒋光鼐博物馆藏品资源。蒋光鼐先生后人曾于1988年、2018年、2021年分三批次将有关藏品捐赠给东莞市博物馆,数量较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十九条“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可以调拨全国的国有馆藏文物。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可以调拨本行政区域内其主管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馆藏文物;调拨国有馆藏一级文物,应当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备案。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可以申请调拨国有馆藏文物。”建议根据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将相关藏品调拨给蒋光鼐博物馆陈列展览,在提高蒋光鼐博物馆陈列展览水平的同时充分发挥相关藏品的社会效益。

  2、进一步加大对蒋光鼐博物馆藏品征集工作的支持力度。一方面,扩大向博物馆无偿提供、捐赠文物和藏品的宣传力度,大力鼓励社会各界和个人向博物馆进行藏品捐赠;另一方面,加强纵向、横向协调,由市文物主馆部门牵头,加强与外省市相关博物馆及蒋光鼐先生后人的联系协调,加强博物馆间藏品资源共享,实现藏品资源更好地利用,让文物更大限度地活起来。

提案者: 黎丽香、刘蕾、左洋、郑耀南、黄增武、黄灼伦、蓝光明、凌志稳、钟文彬、程小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