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一、加快推进BNCT产业链落户东莞的重要性
2020年东莞的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实验装置,受到了全国关注。随着东莞人民医院的全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BNCT临床装置稳步推进,投资机构、医院和药企等对BNCT表示出浓厚兴趣,一个与质子、重离子治疗并重的全新肿瘤治疗行业正在出现。BNCT在复发型脑瘤、头颈部肿瘤等方面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其设备成本约1亿元,相对于质子设备(超5亿元)、重离子设备(超15亿元)具有更好的性价比和盈利能力,是非常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手段。为此,国科控股、中科院高能所、松山湖科学城集团拟在松山湖成立国科中子BNCT公司,推进BNCT产业发展。目前,BNCT技术在全球处于研发和产业化的窗口期,正是我市产业链培育的关键节点,或将成为我市产业发展新引擎。
二、推进BNCT产业链落户东莞的紧迫性
BNCT项目涵盖了加速器、治疗端、治疗计划软件、硼药等多个方面,经调研主要设备、厂商和本地化难度,相关数据请查看附件。
由附件可见目前BNCT研发相关厂商过半集中在长三角区域,同类型的质子、重离子治疗企业均已在长三角成立研发中心,区域集中优势已对东莞BNCT产业化构成了较大地域挑战。目前东莞及周边地区BNCT本地化程度低的主要原因有:
1.本地需求未能拉动高端制造。BNCT产业化需要高端制造支撑,高端制造的发展也需要BNCT产业化需求的有效拉动。如昆山国力电子公司在高功率束调管研发和制造需求的推动下,聚焦束调管研发。目前东莞产业仍以密集制造业为主,较难带动高端制造。
2.本地高端基础设备和专业人才不足。以射频四极直线加速器为例,其为BNCT和散裂中子源的核心部件,加工费高达数百万元,属于超高精密加工,本地企业在高端设备配套和技术经验积累方面仍有欠缺,很难进入专业人才选择的视野中。
3.短期经济回报不佳影响本地厂商积极性。对厂家来说,非标产品研制不仅需要高端技术人才,还需要研发、制造、加工中反复迭代,经济回报在短期很难体现,影响了本地厂商投入参与的意愿。
综上,BNCT技术发展初期是产业链本地化培育最佳阶段,但因门槛高、投入大,短期内仅依靠市场化难以吸引优质企业加入产业链。为避免BNCT产业链流失,借鉴长三角经验,应加快协调引进和扶持相关高端制造企业,培育本地产业链,推动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建 议:
1.加快成立BNCT产业链协调组,推进组建产业联盟
建议由市领导挂帅,相关政府部门、散裂中子源、BNCT公司等参与成立BNCT产业链协调组。同时由市科技、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根据设备本地化难易程度,摸清本市或省内优质企业参与设备研发的意愿,筛选重点企业。在此基础上推动成立由散裂中子源、BNCT公司、重点企业等组成的BNCT产业联盟,加快推进产业链培育发展。
2.加快成立BNCT产业基金,为优质企业提供本地化培育平台
鉴于本地企业在BNCT设备国产化中占比较低,建议成立BNCT产业基金,为重要设备生产本地化提供支持。建议以射频四极直线加速器为试点:该设备属于超高精密加工制造,深具科技价值及影响力,同时也是散裂中子源的核心设备,可籍此培养高端加工制造业,为本地企业今后参与散裂中子源、南方光源等大科学装置的配套提前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