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当前东莞市高中阶段招生(以下简称“中招”)的填报志愿分为五个批次。分别为:
(1)提前批: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含高水平运动队与自定项目类);
(2)第一批:公办普通高中、民办普通高中;
(3)第二批:公办中职学校、公办技工学校、中高职三二分段班、中职留学班;
(4)第三批:民办中职学校和民办技工学校。
(5)第四批:外市中等职业学校。
第一批学校划线录取时,东莞中学、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东莞市第一中学、东莞实验中学、东莞高级中学、东莞外国语学校及东华高级中学、光明中学的公费生只录取第一、二志愿。上述学校录取第ニ志愿的分数线比录取第一志愿的分数线提高30分。除上述外的普通高中录取时按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进行,划线时第二、三、四志愿要比前一志愿的分数提高5分。第二、三、四批学校录取时,志愿之间不设志愿分差,与第一志愿相同。
“中招”录取存在三个问题。
一是考生填报第一志愿的难度大。由于存在30分的分差,第二志愿形同虚设,于是第一志愿特别重要。考生很难抉择,家长也焦虑万分。近年,东莞市中考人数增多,高中扩招,这也给初三毕业学生的预估增加了难度。
二是考前填报志愿不确定性大。初三的学生在中考前很难确定自己在全市的排位情况,虽然有模拟考试,但是模拟考试到中考的这段时间,不同的学生努力程度不同,带来的改变也不同。会导致较多同学考出来的成绩和填报志愿时的预估成绩有较大偏差。即中考成绩同志愿填报不匹配。
三是不能体现以人为本,出现高分低就的现象。上述志愿填报很容易出现第一志愿不能录取,第二志愿也不能录取(如果第二志愿是上文中提到的几大校)。接下来就只能在第三、第四志愿中填报的学校中录取了。也就是会出现中考分数高于第二志愿填报的学校却不能被录取的情况。增大考生填报志愿时的心理压力和填报志愿的风险。
建 议:
为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和难度,让考生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减轻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的焦虑,参照全国多个城市已经在“中招”中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模式,建议东莞“中招”也应施行“平行志愿”录取模式。
概念定义: 所谓平行志愿,是指在同一录取批次的学校(专业)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志愿,投档按照 “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即按分数先对考生进行排序,确定投档位次,然后根据考生的投档位次,按考生的志愿顺序检索考生是否符合学校(专业)的招生条件后投档。
实行平行志愿改革的重大意义:一是能够扩大考生选择范围,有利于降低考生填报志愿时的心理压力和填报志愿的风险;二是有利于妥善处理分数与志愿之间的矛盾,缓解高分考生撞车现象,更好解决高分考生落榜问题,有效保护考生正当利益;三是有助于提高考生志愿满意率,减少中考招录中所报非所愿现象;四是与高考录取模式对接,有助于家长提前了解高考录取政策,减少高考报名时的困惑;五是可以将所有考生志愿全部纳入电脑数据系统,有利于提升中考高中录取公平性和规范性;六是能够有效避免行政干预和减少招生学校暗箱操作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