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工作,起源于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实施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把“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列入八大行动,提出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示范。依据行动计划,创新区域教育发展机制,打造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新格局,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人才支撑,为构建智慧社会奠定基础。从2019年5月至今,广东省仅有广州、深圳两市入选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而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区域的东莞,尚未入围教育部的培育区域,落后于甘肃省兰州市,这必将会成为制约东莞的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瓶颈。


建    议:
  紧抓当下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机遇,加快推进我市智慧教育示范区的建设。

  1.加强总体规划和统筹协调,推动东莞智慧教育示范区的建设

  东莞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区域,是闻名全球的加工智造业名城,目前东莞在教育方面的软硬件条件已较为成熟,有望在2022年实现新的腾飞。建议相关能部门如教育局、财政局等尽快加强总体规划和统筹协调,从政策和财政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快推进东莞尽早纳入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打造粤港澳大湾欧智慧教育的区域共同体,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智慧教育创新平台的一体化、集群式发展,互相支持共同提升。

  2.推进政策、机制等衔接互通,促进资源共享

  建议教育、经信、财政等部门出台进一步加强“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的政策,为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区域合作创造更好的条件,探索更加便捷的硬件资源和教科研资金使用机制,与广州、深圳等城市建立“大湾区智慧教育示范区”成果展示与交流平台,最终实现湾区内地各城市智慧教育服务一体化。以大数据提升管理、迭代升级能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内已有的智慧教育的资源等数据互联互通共享。

  3.推动协同创新,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

  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推进教育集团资源共享,提升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服务能力;开展智慧教学+AI工程,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开展教育大数据主题应用,提升现代教育治理能力;开展智慧培训工程,着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构建有地域特色的智慧评价体系,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进一步做好我市典型案例的总结与凝练工作,加强试点区域的示范和辐射作用;通过选取亮点和特色样例,利用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传播智慧教育“好声音”;打造智慧教育共同体,推动协同创新,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影响了世界超过70亿人,同时也加快了推动社会全面踏入数字化生存时代,教育更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走在了数字化生存前列。疫情发生后,多地学校“停课不停学”,将课堂直接搬到了线上,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全覆盖,这一切预示着智慧教育发展的来临。全面推进“互联网+教育”,将信息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推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通过完善政策环境、健全制度体系、创新推进机制,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体制、构建教育生态,以促进信息技术特别是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核心,以能力素养培育为重点,大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构建东莞的智慧教育新生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未来已来,教育可期!

提案者: 民盟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