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东莞纺织服装鞋帽业一直是东莞经济发展的传统优势产业,而虎门镇是东莞市纺织服装鞋帽业的核心区,拥有产业链条长、各项配套齐全、从业人数众多,产业基础庞大等优势,获得了“中国服装名城”、“中国女装名镇”、“中国童装名镇”、“全国服装(休闲服)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荣誉。自1995年虎门镇政府提出“服装兴镇”的发展战略,先后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成立了相关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和管理机构,多措并举推动产业发展。2021年虎门服装服饰产业年工业总产值达约450亿元,年销售额超900亿元,通过第三方平台实现的网上销售额约518亿元,为东莞市及虎门镇的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但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再加上新冠疫情影响,虎门服装业面临不少困难,遭遇发展瓶颈,如实体店经营大幅度下滑,企业订单大量减少,行业整体形势不容乐观。主要原因如下:
1. 缺乏更高层级的顶层统筹和引导。纺织服装鞋帽业行业在市一级层面尚未有专门、专业机构进行统筹,市级层面设计、规划、引领、扶持力度不够,现有的一些政策“墙上画饼”的多,落实到企业困难;政策扶持力度不及深圳等城市,部分优质企业流失。
2. 产业发展空间受限,承载能力严重不足。受原来经济发展模式限制,虎门服装企业散而小且占有大量的土地资源,尚未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同时又因土地资源紧缺,发展空间受限,使不少有实力、有潜力的服装企业不得已外迁至外省甚至境外或分散投资运营,极大地威胁了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 竞争对手强大,破局难度加大。近年来,虎门服装行业不断创新发展产业,但竞争对手也从温州等中小城市升格为深圳、广州、杭州等大城市, 在市场规模、品牌培育、城市配套等方面优于虎门,“一镇之力”难敌大城市集群的强大攻势,产业破局难度增加。
4. 知名品牌屈指可数,创名品牌动力弱。目前,虎门乃至我市服装企业小微为主,大中型的少,创新、创造能力弱,除以纯、卡蔓等知名品牌外,知名品牌少,再加上近年来成本优势缺失,部分企业创名牌能力减弱。
5. 产业高端抓手不足,企业缺乏人才支撑。产业发展缺乏大型产业引领平台,再加上设计研发、销售、跨境电商等高端产业人才“引进难、留住难”,一直是制约虎门服装服饰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因素。
建 议:
加强市镇两级对产业的顶层设计,统筹聚力市镇资源。服装服饰产业是强市富民的龙头产业、民生产业和时尚产业,建议成立市镇两级服装服饰产业专项管理部门,进行产业顶层设计、规划、政策制定和行业资源统筹,整合全市行业优势资源聚力发展,实施“名企、名师、名牌、名园”措施,抓住“四区”叠加历史机遇,立足产业优势,擦亮“虎门服装”品牌,打造世界级服装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