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东莞是闻名世界的国际制造名城,对外交往频繁,在莞来莞外籍人士众多,全市现有1840家外资企业(不含港澳台资),有常住外籍人口11972人。近年来,东莞先后举办了亚洲马来松、男篮世界杯等国际活动,城市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当前,东莞已经站在“双万”新起点上,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东莞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城市综合环境达到国际一流湾区标准,营商环境达到湾区一流。
  目前,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以及杭州、成都、武汉、苏州、无锡、宁波等新一线城市以及经济体量与我市相当的泉州、南通等市,均设立了外事服务中心等外事专业服务机构,都非常注重通过打造国际化街区(社区)、规范完善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等措施,加快提升外事政务服务水平和涉外综合服务水平,为外籍人士和国际化高端人才提供集宜居、乐业、优学等优质环境。对比这些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对比东莞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中竞争合作的现实需要,对比“双万”新起点上东莞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东莞的国际化水平仍然有待提升,其中突出表现在全市涉外政务服务水平不够高、外籍人士集中区域涉外服务体系不健全、交通主干道等公共场所英文标识不规范等。必须加快优化涉外公共服务,更好打造我市国际化宜居宜业环境,推动包括外籍人士在内的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建    议:

  一是加快设立市级外事服务中心。建议参照其他先进城市做法,加快设立市级外事服务中心,面向在莞外籍人士和我市市民、企业,负责提供因公护照签证办理、APEC商务旅行卡办理、对外联络接洽、领事认证、领事保护宣传、外语翻译、翻译培训、政策咨询等专业服务。一方面,为在莞外籍人士融入东莞提供支持和协助,吸引吸引更多国际人才来莞就业创业;另一方面为我市公民“走出去”提供及时高效服务,助力我市产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在条件成熟的园区或镇街,设立外事服务中心分站点,推动基层提升涉外服务水平。同时,加快实现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场所设立多语言咨询窗口,开通电话、微信、电子邮件等业务咨询办理渠道,系统优化涉外综合服务。

  二是探索在外籍人士集聚区域建设“国际街区”。根据公安部门统计,外籍人士比较集中的镇街包括:东城、长安、南城、莞城、塘厦、厚街,建议参照深圳等地先进做法并结合东莞实际,在外籍人士比较集中的社区或街区打造特色“国际街区”。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标准运营、高质量服务,打造集政务服务、文化交流、语言培训、体育赛事、法律援助等多元国际社区,为外籍人士提供集宜居、乐业、优学于一体的一站式目的地,吸引更多国际人才来莞就业创业,为东莞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提供优质人才保障和环境保障。

  三是加快推进我市公共场所外语标识规范建设。以交通、文旅、教育、医疗卫生、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等五个领域为重点,加快推进公共外语标识规范建设。参考借鉴北上广等国际化大都市规范外语标识做法,由市外事局牵头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制定统一标准,加快规范我市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的设置、管理和使用,解决长期以来标识标牌英文译写各行其是、标准不一等突出问题,切实提升东莞国际水平和对外形象,不断优化我市国际化营商环境。

  

提案者: 谢玉华

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尊敬的谢玉华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东莞市政协第十四届一次会议第20220316号《关于优化涉外公共服务 更好打造我市国际化宜居宜业环境的建议》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结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工作措施
(一)外事服务。目前市外事局出国管理科受理外国人来华邀请函办理、因公护照签证办理、APEC商务旅行卡办理等,涉外安全科日常开展海外领事保护与宣传等,国际交流科受理对外交流合作、对外宣传等。
(二)政务服务。一是设立“一站式”全方位服务。为让外籍优才人士享受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市民服务中心政务大厅设立港澳台及外国人士服务区,整合本市各类涉外政策信息、办事指引、便民服务信息内容,为前来办理业务的外资企业和外籍优才人士提供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多方面业务的咨询、指引、办理等一站式服务。截止2022年7月底,共429名外籍人士在市民服务中心办理了45个事项,共757宗业务。二是深化网上办事服务。充分发挥“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势,推动线上线下数据融合,专区窗口服务与网络、新媒体应用同步进行,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行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广东政务服务网,开设“外商投资一站式服务”线上专区,联动市投促局、市监局、市住建局等多部门,实现外资企业设立、税务登记、社保登记、外汇登记、工程项目建设等政务服务一站式集成办理;开启“不见面审批”政务服务新模式,全面梳理公布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清单,提供零距离快速办服务,实现外籍人士及外资企业的业务随时办、随地办。
(三)外语服务。一是提供外语服务。针对外资企业、外籍人士办理各类业务存在语言交流的问题,市民服务中心政务大厅在公共企事业厅设立翻译服务中心专窗,配备1名翻译人员,为外资企业和外籍人士提供更加便捷、精细、精准的外语服务。二是计划组建外语志愿服务队伍。为提升我市外籍人士的语言交流、业务办理便利度,加强外籍人士对于我市政务服务的认同感,市民服务中心政务大厅支持组建外语志愿服务队伍,鼓励在莞生活工作的外籍人士、具有海外学习生活工作经历或较高外语水平的中国居民积极参与,为在莞的外籍人士和外资企业更好地提供语言、咨询、引导服务,逐步打响“东莞服务”品牌。
(四)建设“国界街区”方面。根据《广东省商务厅关于做好2021年步行街(商圈)建设工作的通知》(粤商务建函〔2021〕167号)和《广东省商务厅关于开展第二批省级示范特色步行街(商圈)评选的通知》(粤商务建函〔2021〕248号),为持续推进东莞市步行街(商圈)建设工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经过超半年时间相关资料以及硬件方面升级,于2021年11月,通过省专家审核,鸿福路商圈为第二批广东省级示范特色步行街(商圈)名单。
(五)金融服务。为更好服务外籍人士和外资企业,完善融资服务长效机制,市民服务中心政务大厅和中国人民银行等24家银行机构共同推动首贷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在市民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一区新增首贷服务中心窗口,采取“线下窗口+线上平台”模式,运用政银多方资源,优化普惠金融资源配置,强化数据共享应用,全方位为国内外人士和企业提供政策解读、首贷咨询、业务登记及对接服务,助力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探索进一步整合外事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在外语翻译、政策咨询、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提供更多外事服务,探索多渠道、人性化、“ 一站式 ”服务,为在莞外籍人士融入东莞提供支持和协助,吸引更多国际人才来莞就业创业;同时为我市公民“走出去”提供及时高效服务,助力我市产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支持在条件成熟的园区或镇街,设立外事服务中心分站点,推动基层提升涉外服务水平,将积极提供相关的指导与培训。支持在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场所设立多语言咨询窗口,开通电话、微信、电子邮件等业务咨询办理渠道,系统优化涉外综合服务。
(二)积极对“国际街区”的受邀来莞的外籍人士开展管理与服务,协助为外籍居民参与社区活动、服务社区居民搭建平台,探索特色涉外管理服务模式,助力打造在莞外籍人士宜居首选地,做好“身边的国际社会”的工作,为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做出东莞贡献。
(三)探索成立工作小组,由职能部门率先对管辖的公共领域的外语标识进行排查,由市外事局提供必要协助,参考借鉴北上广等国际化大都市规范外语标识做法,制定统一标准,加快规范我市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的设置、管理和使用,通过规范化的英文标识更好地展现东莞的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讲好东莞新故事,展现东莞新形象,切实提升东莞国际水平和对外形象,不断优化我市国际化营商环境。
专此答复。

办理单位: 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外事局,东城街道,南城街道,塘厦镇,长安镇,莞城街道,厚街镇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