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东莞第十五次党代会擘画了立足“双万”新起点,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奋力谱写东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发展蓝图。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一支高质量的企业家队伍作为支撑。站在“双万新起点”, 开展东莞“企二代”培养工程,打造高素质新生代企业家队伍,既是加快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双万”新起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最大限度凝聚起民营经济领域推进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工作合力的必然要求。但目前,我市民营企业大多是传统产业,亟需提升和拓宽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领域的产业知识和经营思路,未来5至10年也将面临企业转型期和领导更替期的双重挑战。东莞民营企业“企二代”的教育培养存在培训体系不够完善、培训经费投入不足、荣誉供给不足、创新发展能力较弱等问题,制约了“企二代”成长成才、创新创业的步伐。

建    议:
  一是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教育引导民营企业“企二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大力宣传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引导民营企业“企二代”辨别政治是非、增强政治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加强世情国情党情教育,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二是健全民营企业“企二代”教育培养体系。建立东莞民营企业“企二代”数据库和人才库,推动把民营企业“企二代”人才教育培训纳入到东莞人才工作的整体规划,依托市委党校、社会主义学院、莞商学院、专业培训机构等,对民营企业“企二代”人才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的“企二代”进行轮训,让其成为讲政治、懂政策、会经营、善管理、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企业家。
  三是设立民营企业“企二代”培训专项基金。目前我市虽然制定《东莞市“十百千”新生代企业家培育行动方案》,但由于各部门培训经费有限,课程设计仍以普惠性为主。建议市财政设立青年企业家培训专项基金,在全市遴选一批领军型、新锐型“企二代”,打造“企二代”培训品牌课程,有效激发“企二代”企业家的超前眼光和进取心,让更多有能力素养和社会责任的“企二代”群体成为未来东莞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四是探索建立民营企业“企二代”企业家成长导师制度。确定一批社会形象好的成功企业家或党政领导干部,对民营企业“企二代”进行传帮带培养。创新民营企业“企二代”挂职锻炼举措,建立民营企业“企二代”赴政府部门挂职锻炼长效机制,定期遴选优秀民营企业“企二代”到与企业经营发展密切相关的政府部门挂职锻炼,使民营企业“企二代”充分了解政府部门运用市场化的思路、法治化的办法,提高综合工作能力,促其健康成长。
  五是加强民营企业“企二代”政治关爱。对于政治素质较好、能诚信合法经营并具有良好社会影响的民营企业“企二代”,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劳动模范评选等方面,适当增加相应的名额和比例。发挥工商联、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主动吸纳民营企业“企二代”加入领导班子,鼓励和支持其参政议政。推荐优秀民营企业“企二代”企业家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评选表彰及国家、省、市先进评选,发现和树立一批民营企业“企二代”先进典型,进一步激发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六是提升民营企业“企二代”创新发展能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反映和推动解决民营企业“企二代”企业创新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性障碍,适时出台相关惠企政策。加大对民营企业“企二代”企业家创业创新服务力度,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优化投融资服务,加大创新要素资源保障,引导民营企业“企二代”坚定发展信心,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和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机遇,适时转型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企业更高质量发展。
  

提案者: 陈国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