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一直以来,猫狗都是人类最亲密的伙伴。但动物的情绪并不稳定,尤其流浪的猫狗缺乏关爱、缺少食物、缺失监管,卫生状况差,繁殖能力强,比家养猫狗更易携带病毒,易患各种疾病且攻击性强。而且流浪猫狗乱穿马路,时常造成交通事故。另外,爱心人士不恰当、不规范、不理性的投喂行为,也变相加剧了流浪猫狗给城市居民带来的困扰。如果不进行有效干预,流浪动物问题不仅仅造成人与小猫小狗之间的矛盾,也会激化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目前,东莞对流浪动物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缺乏法律的支持和保护。现在很多城市都出台了宠物管理办法,但除了北京、广州、上海等个别城市之外,绝大部分城市对流浪动物的管理很少有具体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很多城市地区颁布的限制条例也是如此,并没有提到流浪猫狗的主要责任部门、场地经费节育等问题。
    二是缺少政府部门牵头。我市对于文明养狗一直以来都高度关注,但是在流浪猫狗的管理上仍有所欠缺,尤其是在法规政策方面还是一片空白。我市虽然已出台《东莞市养犬管理条例》,明确公安部门是宠物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市农业农村、城管、住建、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协调相应工作,但是依然没有专门的机构出台对流浪动物进行管理限制的条例,也没有对流浪猫狗的管理有明确的规定。因为城市居民对收容流浪猫狗的反对意见比较大,而且管理流浪动物要花钱,很多单位都不愿管、不敢管、不能管。
    三是宠物市场管理混乱。目前我市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化、规模化、无害化的宠物交易场所。如主城区的主要宠物市场集中在莞城花园新村、新河北路、细村市场等。据了解,在这里宠物随意被繁育、没有经过检疫的小猫小狗随意被买卖,导致很多消费者买回去的是病猫弱狗,常常治不好或者治疗费用过高被遗弃。
    四是宠物医疗市场不规范。宠物医院的收入主要来宠物药品销售。据调查,宠物医药的成本并不高,但是由于宠物医疗的发展一直跟不上宠物消费需求,加上专业人才匮乏,导致现在的宠物医疗市场非常暴利,增加了宠物爱好者的经济负担,以致有些小猫小狗一生病就被抛弃。
    五是宠物登记制度不完善。目前, 2021年6月实行的《东莞市养犬管理规定》要求实行养犬备案制度,但该制度施行尚不到一年,且对流浪猫尚无有效规管,智能犬牌、猫牌作用发挥仍有待观察,走失或遗弃的猫狗很难再找到主人而成为流浪动物。

建    议:
       为进一步做好我市流浪动物管理,建议做好“加减乘除”四个动作:
    一是加强监管。明确流浪动物管理的主管部门。依法划分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形成分工明确、有效协作的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管理逐渐形成政府牵头、统一管理、多方协作、群众参与的管理模式,逐步完善细化宠物市场交易、医疗体系、收养登记等制度。
    二是减少来源。一方面,采取人工绝育。绝育是目前得到普遍认可的避免宠物过度繁殖从而被遗弃、流浪的方式之一,也是被国内外动物保护组织不断提倡的理念。可控制宠物数量,从源头上减少流浪宠物数量。另一方面,采取人道淘汰。对生存困难的流浪动物进行淘汰,对收容一定时间后无人领养、生存无望的流浪动物实行人道处死对动物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是乘势宣传。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多形式、多方位、多层次的广泛宣传,努力提升市民的流浪动物相关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水平,增强动物保护意识,提高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倡导社会文明与爱心,真正把动物作为人类的朋友善待。
    四是消除盲区。我国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专家建议稿)》于2009年9月开始面向大众公开征集意见,但是时至今日这部草案仍在酝酿之中。建议参照国外立法实践及其他先进城市做法,出台我市流浪动物管理条例,对流浪动物的饲养、看管、免疫、医疗、安全防卫、公共卫生、交易、收容及宰杀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规定。

提案者: 黄慧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