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城市管理是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有力保障。随着厚街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群众对人居环境质量的要求在逐步提高。如何对厚街镇“脏乱差”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从而进一步提升村民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已成为我镇落实乡村振兴工作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虽然厚街镇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一定成效,但距离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距离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优质人居环境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是环境卫生状况强差人意。清扫保洁不到位,垃圾分类不完善,市民意识不够强。二是城市乱象没有得到有效制止。城市“六乱”现象较为突出,车辆乱停放情况日趋严重。三是绿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绿化管养不力、景点升级滞后等等。厚街镇距离“干净、整治、有序”的目标还任重道远,加强人居环境整治迫在眉睫。
建 议:
(一)加强领导,确保整治工作的实效性
1.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环境综合整治牵扯多个部门、多个单位、多个领域,各部门要加强合作,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合力做好整治工作。
2.强化机制,长效管理。通过考核排名、约谈问责等方式落实各人员责任,倒逼全面提升。实行“片长制”、“路长制”、“所长制”等模式,实行网格化、精细化管理等措施,逐级压实片长、社区、村小组、环卫督导员、网格员责任。
(二)突出重点,精准发力补齐短板。
1.持续开展“洁净城市”、“行走厚街”专项行动。认真落实镇村两级每月10日开展的“洁净城市”活动;坚持“行走厚街”,对社区采取不打招呼、不定期暗访,直接指出问题,督促各社区立时整改。
2.提速实施垃圾分类工作。重点抓好垃圾分类终端处理,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规范分类设施配置。以投放点为单位,建立完善投放桶点基础台账,全面督促分类管理责任人落实管理责任,确保每个示范点都具备“四分类”投放功能,各投放点按规范摆放分类收集容器。全面落实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定时定点站桶指导,引导市民正确分类投放,提高分类准确率。
(三)创新手段,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1.多措并举治理“脏乱差”。一是严格执行《东莞市环境卫生整治提升“硬十条”》,大力开展全镇城市精细化管理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翻箱倒柜式”大扫除、大清洗,清除城市管理中存在的细微“盲点”,全面落实“扫干净、摆整齐”。二是实行镇城管委检查监督、属地社区具体负责、网格员巡查监控、单元格内单位和门店落实“门前三包”的“四位一体”管理方式,严防死守,确保无缝隙管理。三是采取全面整治和专项整治相结合、日常管理和集中整治相结合、疏堵结合和严管重罚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2.整合力量缓解停车难题。一是社区增设停车位。以公共停车场为主、占道停车为辅的原则解决停车难问题。二是对商家雪糕桶和石墩等障碍物占位、流动商贩占位经营等,加大巡查频率与处罚力度。三是对于乱停乱放车辆,按照“属地管理”及“村规民约”等办法,由属地社区加强巡查、提醒、曝光、锁车等方式整合整治。
(四)美化绿化,提升群众幸福感。
加强公园特色建设,既有绿化也有文化内涵。各社区要加强绿化养护,及时补苗,定期修剪,积极开展“见缝插绿、见绿增彩”工程。一方面,各社区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推进社区绿化景观提升工作,丰富绿化带景观效果,增添彩色花卉,带动全镇各社区由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特色精品社区发展。另一方面,强化长效管理,做到管护队伍有落实,管护资金有保障,着力提升绿化管养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