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市十五次党代会指出,要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实施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工程,支持传统产业依托数字经济深度转型,这是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导致制造业低成本优势逐渐减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时期的背景下,提高产品品质和生产管理效率,重塑竞争优势,通过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东莞制造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我市实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还面临以下几个很现实的亟需解决问题:

  1、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认识不够,不懂业务与技术如何融合。其主要原因一是不少中小企业对制造业数字化认识不足,依然停留在过去的生产经营理念上。二是对数字化运用场景不了解,企业工厂生产智能化,商业模式的转型,业务流程的重塑,有一定的难度,让很多企业主无从下手,想转型却害怕转型失败。尤其对于一些发展比较早,投资比较多,机器设备数字化改造起来比较难的产业。

  2、企业缺乏相关专业人才。企业的信息管理部门缺乏有经验的数据产品经理和数据架构师;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单一企业很难系统保有这方面人才;虽然供应商可以提供一定的服务,但往往过分夸大其承销软件或系统的优点,这就造成企业所上软件或系统实际应用不尽如意,严重影响企业信息化的热情。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主要还是从解决具体问题或提高效率的角度实施,由于对整个信息化发展的前瞻性和系统性认识不足,导致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IT系统种类繁杂、重复建设、孤立部署、系统间无法兼容互通等一系列问题,无法实现信息资源的数据打通和共享,极大地影响了信息系统效率。

  3、企业上云与自行搭建服务器选择有困难。使用公共云效率高、通用性强、一次性投入成本低,数据存储有保障;但租赁费用过高,对企业个性化需求实现困难,数据安全有一定风险,企业难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有效选择。

  4.政府扶持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很多中小企业主担心拿不到政策扶持资金。

建    议:
  1、由政府主导,由行业专家组成非盈利性(或政府购买专项服务)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咨询机构(适当增加广州和深圳的行业专家比例,以使项目决策更具前瞻性)。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在方案论证阶段提供专业建议,并为其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问题给与帮助指引,顺利完成升级转型。包括:企业是否适合上云、自动化设备与信息化系统的有效对接提高智能化水平等等;对传统制造业转型按每个行业一个策略提供参考方案;这样既可以让企业数字化转型少走弯路提高效率,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专业人才不足的困境,也可以帮助企业高层提高数字化的认识,充分客观地了解数字化转型的内容、难点,并做好充分准备。

  2、东莞制造业转型市场潜力巨大,政府应着力打造本土数字技术企业,更多的为传统制造业服务,用供给来创造需求,满足应用的需求,形成东莞特色的数字化转型模式。并通过行业协会充分总结本行业的转型成功经验,发挥重点行业、标杆企业的示范作用,通过相互交流,做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少走弯路,共同助力东莞企业数字化发展。

  3、加快推进符合东莞实际的数字经济扶持基金政策。该扶持基金由市政府进行统筹,专款专用,各镇区(园区)政府部门就所管辖下的中小企业进行调研统计意向数字化升级企业后进行专项基金划拨,让专项基金落实到实处,让广大中小企业主看得见,摸得着,为其进行数字化升级转型注入“强心剂”。并对已经获得政府帮扶基金的中小企业的数字化升级转型的进度进行监督落实。

  4、制定完善相应的激励政策,促进企业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字化升级转型。对于企业通过申报并转型升级成功的,可根据政策减免一部分企业经营所得税或现金奖励。

提案者: 罗爱文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