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2019年下半年,香港曾发生严重社会运动,虽然运动本质主要尖对香港政府的管制,但却揭示了香港青少年对中国及中国政府有极大的误解,被别有用有心的外国势力及政客利用,青少年沦落为版利用的棋子。新冠疫情肆虐两年,期间香港青年与内地的交流联系几乎完全断绝,我看来,这段断绝来往的时间正好作为一个缓冲,让香港青年人成长,走出2019年的迷失,跟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再次走入中国,走入东莞,回归祖国。

  回想2019撕裂之前,香港青年人周末消遣热点已经不是香港的旺角尖沙咀而是深圳的华侨城一方城,喜茶、九毛九、海底捞已经是香港青年人的潮流饮食指标,若非2019的社会风暴,香港的年青人其实早已人心回归,由此可见,要促成莞港澳青年有更好的交流,在我看来:向香港青年推广在东莞生活消闲比推广在东莞创业就业,对促成莞广青年交流成效更大。

  每一个痛点就是一个机遇,香港作为一个发展成熟的国际都会,疫情蹂躏之下,2021年九至十一月的失业率,只是百分之四点一,就业,从来不是香港人的痛点。去年,世界银行发表《2020年营商环境报导》香港在一百九十个经济体系中营商便利排名全球第三,可见在这个环境下,看来「创业」亦非一个痛点。而跟据民调基构盖立普公报《2021全球快乐指数》香港在14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77,而封关前的2019年,排名是66。可见,香港人的痛点,是没有走不出去的痛苦。因此我推论,要进一步加强莞港青少年交流,就要由生活消闲推起。

  本人有幸自2019起加入香港政府民政事务局青年事务委员会,一直研究香港青少年身心发展状况,观察中了解到香港青少年最困扰的总是居住环境问题。在香港,一个基层家庭生活在100平方尺连厨房厕所的劏房单位,要租金$6500,如果在东莞,大慨可以租一套舒适的100平方米套房单位有余。

  针对此,为加强莞港两地青年的交流,我倡议以「香港工作,生活东莞」的口号,乘着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宣传,制定一系列交流活动,定立短中长期计划,吸引香港青少年回莞看看,先认识,再生活,凭借东莞自身的优势吸引香港青年,促进两地青少年交流,以青少年的人心作为切入点推动香港的「二次回归」。

建    议:
  短期计划:在香港多组织交流活动,活动内容不再局限于参观产议,大型建设。改为平民化地游访商场,娱乐设施,等绝少回莞的香港青少年了解东莞的青年如何生活娱乐消闲,教他们用一个贴地气的角度去认识东莞以致祖国的发展。同时,亦可以举办一些交流比赛(尤其建议电竞比赛),用比赛作为一个平台,让两地青年可以在这平台上互相交流,互相了解,互相学习,擦出火花。

  长期计划:第一步是引入香港青年到东莞玩,到东莞消费,第二步就是要他们在这里生活,要生活,就要居住。针对香港年轻人以置业买楼为人生目标,要吸引年青人。最好,就是帮他们完成人生目标。因此,我建议推出专为香港青少年置业的贷款计划,以低息招徕,再加入合理的限售条款,吸引青年在莞落地生根。

提案者: 尹健乐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