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老龄化问题一直社会的热点问题,作为“世界工厂”的东莞也不例外,截止2020年底,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34.53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3.09%,随迁老人数量快速上升,整体呈现区域分布不均、城区老年人口多、偏远乡镇老年人口少的现象,我市老龄化问题日趋突出。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和积极推进国家老龄化战略的确立,我市在养老方面也推进了居家养老、“长者大配餐”等一系列举措,实实在在的解决了老年人的实际问题,但随着养老需求多样化,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更多关注,如何让老年人“焕新”,不仅关系到老年人的生命体验,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大力推进老年教育、延续老年群体的生命价值应得到关注和重视。东莞市政府高度重视老年教育,早在2001年成立东莞市老年大学,老年教育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初创、推进和规范化发展的历程,东莞市老年大学和东莞市老干部大学成为老年教育的重要阵地。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迁入人口的增多,老年教育也面临如下问题:

  1.各镇街基层老年教育基础薄弱,对老年教育认识不足。由于老年教育急迫性看起来不强,各镇街重视程度较弱,且对老年教育的认识不足。同时,在各个镇街园区老年大学数量少、规模小、老年教育开展较少,基础薄弱,尚处于起步阶段。

  2.管理机制尚未理顺和健全。老年教育作为一个新兴事务,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市政府发布《东莞市大力推动老年教育发展的实施方案》并进行任务分解,但由于部门责任不够清晰,部分镇街未有相应的主管部门,管理机制未理顺也不够健全,老年教育效果参差不齐。

  3.开展老年教育的社区偏少,无法满足日渐增长的需求。由于管理机制、管理办法、财政投入机制等不够明确,各镇街、村社区此项工作推进缓慢,仅有1/5村(社区)开展老年教育,开展数量少,根基不牢,无法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养老需求。

  4.老年教育参与程度低。从我市老年人参与程度来看,相比广州等大城市,参与积极性较弱,部分镇街的老年教育参与率为零。

建    议:
  1.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管理,确立老年教育的定位,理顺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教育、民政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加快建立老年教育实施和管理相关细则、政策,明确权责、分工,确立规划,做好统筹部署,建立完善的管理、实施、考核、财务机制,保障老年教育机制的长效运行。

  2.进一步推动老年教育全覆盖。在理清管理机制基础上,立足现有的老年活动场所、老年大学等场地资源加快推进老年教育在各镇街、村(社区)全覆盖的落实。

  3.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构建不同人群特征的老年教育体系和课程。老年教育的对象、目标和内容有多元化的特征,这就要求多元服务主体的服务供给,充分发挥政府、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等力量在资金、人力等方面的资源整合,针对不同年龄层次、身体状况的等不同生命阶段的特征设立老年教育体系,以满足老年人生理、心理的需求。

  4.以“互联网+”为抓手,建立数字化、智能化多渠道学习模式。立足东莞市老年大学、东莞市老干部大学、以及广东老年大学东莞学院(东莞开放大学),发展推动“互联网+老年教育”,建立学习网点,充分运用现有资源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终身学习网络。

  5.加大宣传,提高对老年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加大对“老年大学”“老年教育”的宣传,多形式多渠道,提高公众的知晓度,同时加强工作人员对老年教育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程度,积极倡导“积极老化、活力银龄”的养老氛围。

提案者: 李梦伟

教育局

李梦伟委员:
  感谢您对我市老年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老年教育,激发银龄社会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管理,确立老年教育的定位,理顺管理机制问题
  2018年,我市印发《东莞市大力推动老年教育发展的实施方案》,要求各镇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社区学院)举办老年学校,大力建设村(社区)老年学习站(点)。2021年,推进地市、县(区)设立老年大学情况和推进老年教育工作情况,纳入省人民政府对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质量工作考核指标体系。2021年12月21日,市教育局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质量工作考核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由各园区、镇街教育管理中心协同公安、卫生、交通、消防、妇联、民政、文化等部门,以及各级各类群众艺术馆、图书馆、展览馆、科技馆、博物馆、文化馆、体育场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室)、社区科普学校开展老年教育活动。2022年4月27日,老年教育工作纳入市委2022年重点工作,明确各园区(镇街)要设立园区(镇街)老年大学(学校),村(社区)要设立老年学校(学习站点)。2022年5月7日,市教育局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老年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提出了“2022年上半年,各园区(镇街)至少建有1 所老年大学(学校);2022年3季度,全市35%以上的村(社区)建有老年学校(学习站点)”的工作目标,对工作不达标的镇街视情况进行约谈,争取2022年全市以各种形式参与教育活动10次以上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比例达到35%以上。
  二、关于进一步推动老年教育全覆盖问题
  目前,我市有市老年大学1所,广东省老年大学东莞分院1所,市老年大学通过合作共建、网络教学、资源共享等多种方式,与市直单位、镇街与村社区合作,建设三级老年教育办学网络,设立了黄埔海关、市税务局、市公安局、石龙、茶山、东坑、塘厦等7所分校和超朗村分教点。现达成联合办学意向的有厚街镇、企石镇、凤岗镇等。另外,29个园区、镇街设立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社区学院)(其中,26个镇街成校开设老年教育课程),25个镇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社区学院)设立老年大学(学校), 368个村(社区)设立老年学习点,老年教育网点有了一定规模。
  自2011年起,我市开始推进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并将社区老年群体关爱服务纳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规划中。目前,全市已建成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53个,每个中心专门设置了老人日间照料室、康复室、书画室、曲艺室、棋艺室、便民服务室等功能室,为老年人服务开展提供了“一站式”社区服务综合平台。为保障社区服务均等化,实现新老莞人互助共融,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对户籍和非户籍老年群体一视同仁,为他们提供一系列爱老敬老助老服务。
  三、关于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构建不同人群特征的老年教育体系和课程问题
  我市鼓励和支持在莞高校提供和开发老年教育学习资源。其中,2018年始,东莞开放大学开设“老年学堂”,为老年人提供线下终身学习体验服务,常年开设舞蹈、音乐、太极拳、兵乓球、英语等课程,受益人达2400人。目前,东莞开放大学已建成拥有184门课程的老年教育课程资源库,通过开放教育体系将老年教育课程输送各镇街,为老年人提供教育服务,受益人达18200人。组织东莞开放大学老年教育的骨干力量编写了终身教育指导丛书(《终身教育政策法规文件实用手册》、《老年教育教学管理标准化的模式探究》),2019年5月,由气象出版社出版发行。丛书探索了老年教育教学新标准、新模式,如课程管理标准化、课程实施方案标准化等。
  为保障社区老年群体服务质量,我市引进19家社会组织承接运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进驻的社会组织要求配备不少于2名专业社会工作者,通过专业社工的带动和引导,为社区老年群体包括外来老年人提供以下服务:一是精神慰藉服务。为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根据老年人特点,通过个案辅导、项目活动等服务方式,为老年人群体提供情绪疏导、精神关怀、关爱陪伴等服务。二是娱乐健康服务。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生理机能逐渐下降,对健康的服务需求也越来越大,关注长者健康需求,为他们提供健康服务成为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服务重心。如常平镇金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开展的“益健康,齐分享”长者养生学堂”,通过专业人员为社区60岁以上的长者开展养生座谈会、义诊或养生知识宣传,提高长者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三是互助共融服务。为促进社区互助共融,形成爱老敬老助老良好社区氛围,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通过设计一些互助服务项目,促进社区居民间的良性互动。如虎门镇东方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开展的“慈善驿站”东方社区慈善公益项目,通过倡导居民关注公益服务,建立社区互助有爱的资源网络,为社区长者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
  四、关于以“互联网+”为抓手,建立数字化、智能化多渠道学习模式问题
  东莞开放大学依托广东老年大学的优质网络课程资源,搭建了“广东老年大学东莞学院网上老年大学”,利用广东老年大学“在线学学堂”、国家老年开放大学“老年学堂100”等平台,引导学员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实时跟进学习,有效满足线上学员居家学习,也为各镇街老年教育机构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市老年大学也推行了线上线下双线教学模式,首创“旗山云学堂”线上教育,挂牌成立了全省第一所老年教育网络学院,与各分校连线,实现资源共享。线上开设直播课、公开课、精品课等课程,开发实时双向互动的专属授课系统,在知东莞APP、学校公众号和东莞电视台相关节目中播出,将优质的老年教学资源分享给全社会的老年群体。2021年春季学期以来,直播课累计开设82门1476次,共招生9355人次,教学视频点击量达30万次。
  五、关于加大宣传,提高对老年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程度问题
  根据国家、省老龄办的统一部署,我市每年10月份组织全市各镇街、老龄委各成员单位开展“敬老月”活动,弘扬敬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营造新时期养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环境与文化氛围。另外,我市老年大学通过出版《东莞老年教育》校刊,展示老年大学的老年教育办学理念和学术研究成果,加深广大老年人对老年教育的了解。在老年大学公众号推送教学内容、开展活动、设立分校等新闻稿,宣传老年教育对于老年人健康生活、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性等相关知识,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参加老年教育。充分利用当地知名媒体,在知东莞APP专门设立老年大学模块,在东莞市电视台最受欢迎的栏目《生活大莞家》播放老年教学精品课程,进一步提升社会对老年教育的知晓度。积极组织老年大学的学员参加各种文体竞赛和演出活动,向社会展示老年大学办学成果和学员良好的精神风貌。
  下来,我们将推动东莞市老年大学、广东老年大学东莞学院(东莞开放大学)以及各镇街成人技术文化学校在老年教育方面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老年教育工作水平,满足老年人就近学习需求。督促各镇街进一步加大老年教育经费投入,规范老年学校、老年学习站(点)、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运营,加大力度服务老年人群。特别是根据提案的建议,建立完善管理、实施、考核、财务机制,促进老年教育健康发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再次感谢您的建议和关注,让我们一起携手,为老年教育发展助力。

办理单位: 教育局,老干局,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卫生健康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