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习总书记强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纲要》提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发挥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联合跨界保护、宣传、利用湾区内的文物古迹、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塑造和丰富湾区人文精神内涵。2020年,省委宣传部也提出“1+2”工作模式,共建“鸦片战争海防遗址公园”。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政策有利于虎门销烟系列遗址整体打造区域性文化地标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海外华人及子女、港澳台年轻同胞及国人感受1840年战争残酷,让全球炎黄子孙觉醒,并亲身感受外来侵略对国家造成的破坏,让国人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团结一致,走向民族伟大复兴。
经调研虎门销烟系列遗址现状,存在以下问题:1、观光方式传统单一,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不能促进民族认同感、归属感;2、资源利用不够充分,类型较为单一,展陈方式较为陈旧,科技含量不足,产业配套不足;3、遗址资源空间分布零散,受水体分割、文物保护及军事用地的制约,浏览联通性较差;4、缺顶层规划设计,无法统筹考虑整体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开发。
建 议:
一、协调穗莞两地共同编制发展规划,保持遗址整体性
虎门与南沙的炮台遗址,大大小小有13处,分布在珠江口虎门水道航线两侧。受穗莞两地区域限制,遗址整体开发有待加强。两地对炮台遗址的保护及开发进度不一致,加强两地合作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建议积极向省沟通协调,请省主持编制总体规划,穂莞两市编制建设保护规划,加强协作,确定各自功能定位,形成差异化发展和功能互补。
二、利用元宇宙科技,实现古今对话
虎门炮台遗址分布零散未全部开放,游客游览连贯体验性不高,为统筹兼顾保护与开发,可借助元宇宙技术,建立三维数字模型,以AR、VR、MR全息投影等多元化展示。以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为主题,还原历史事件路线和发生空间,实现跨距离、跨时间的云游各景点,结合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互动体验活动,为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和互动,感受中国人民抵御侵略、捍卫民族尊严可歌可泣的事迹。
三、以创新型方式有机融合文化与旅游,打造水陆历史长廊
传统的历史文化观光方式已不足以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各遗址距离较远,游客参观体验感差,应重新规划合理路线,串联各历史遗迹,配备旅游观光车及专业讲解员,将景点、森林公园和滨海景观活力长廊等打造成水路、陆路相结合的“历史之路”。
四、以水陆历史长廊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两岸三地青年及海外华人交流活动
中国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从经济封锁到意识形态围堵中国,遏制中国崛起。以“港独”“台独”敌对势力闹剧,影响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加剧台海局势紧张。唤起港澳台青年及海外华人子女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迫切且需要。依托丰富的历史遗址、森林公园、滨海景观活力长廊和文创街区等要素,举办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吸引港澳台青年及海外华人子女到这里参观交流和创业就业,激发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五、远近结合,抓重点提升项目落实
建议市近期重点打造虎门销烟、海战博物馆、沙角炮台三大遗址片区,对现状展示内容及方式更新,开展“过去+现在+未来”三位一体、“观光+体验+休闲”三围互动的立体式爱国主义教育。未来,在国家、省的主导下,以鸦片战争海防遗址公园为核心,联动香港、澳门、深圳、中山、珠江、江门等湾区城市的海防遗址资源,共同申报以海防文化为核心的环珠江口国家文化公园。
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凌志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擦亮中国近代史开篇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议》(第20220265号) 提案收悉,经综合市台港澳事务局、虎门镇、鸦片战争博物馆等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是鸦片战争时期的重要文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2021年,鸦片战争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鸦片战争博物馆王亚楠成为“2021年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培养项目入选讲解员”。
一、在产品供给方面做文章,丰富文旅体验
一是坚持“规划+落地”结合,有序推动项目进展。规划工作方面,推动由滨海景观活力长廊、威远岛森林公园、滨海湾中心农业公园、磨碟河湿地公园以及太平水道水岸公园带、磨碟河水岸公园带、茅洲河水岸公园带组成的“一廊三绿心三水系”的规划工作;联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保护规划》,规划中划定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有效保护了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的历史环境。编制《东莞市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东莞市旅游重大项目概念策划》,提出“近代开篇”文化旅游区工作谋划;同时为加快推进鸦片战争海防遗址公园(东莞段)工作,开展《鸦片战争海防遗址公园(东莞段)建设保护规划》编制工作。项目落地方面,滨海景观活力长廊和滨海湾中心农业公园两大项目有序推进,其中滨海景观活力长廊龙涌至苗涌段工程项目总投资2.3亿元,滨海景观活力长廊东宝河堤段工程项目总投资5955.42万元。 二是坚持“原创+临展”结合,提供优质精神文化产品。近年来,鸦片战争博物馆相继完成《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两大基本陈列改造升级,锻造出高水平的陈列展览,前者荣获“第十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优秀奖”;后者荣获“全国十大精品陈列优胜奖”。策划了《道路决定命运——从鸦片战争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览,获评2021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利用360°虚拟漫游技术,陆续将已展出过和正在展出的线下展览,制作成线上展览,共完成《盛世风尚——大唐金银器展》等15个线上展览专题,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内容丰富的展览。临展方面,推出大型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展览《总体国家安全观专题展》,至今已经为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及社会群众提供免费讲解170多场次,服务观众4.7万多人次。与此同时,还推出了《盛世之器——清代康雍乾时期景德镇陶瓷珍品展》《盛世风尚——大唐金银器展》《历久弥香——中国古代香文化专题展》等13个丰富多彩的临时展览。三是坚持“线上+线下”联动,创新开展社教活动。近年来,结合1.7沙角保卫战、2.26虎门海战、6.3虎门销烟日等重要的历史纪念日,以“我们的缅怀”为主题,精心组织策划举办了“浴血虎门 浩气长存”“纪念虎门海战歌咏会”“重走鸦片战争古战场”等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国防教育、历史教育、实地军事训练、户外拓展等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已经连续举办了15年,吸引了大批民众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广泛参与。疫情以来,根据疫情和后疫情形势,主动调整社教阵地和社教方式,创新“云端博物馆教育”服务机制,线上线下联动,不断优化博物馆教育服务新路径。完成了《“从走古战场——寻迹英雄”研学项目》《我们的节日——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等8个社会教育活动策划,举办线上线下活动88场次,参与人数1.9万多人次。推出“不能忘却的历史”系列广播剧,分别为《鸦片战争》(14集)及《虎门销烟》(7集),在中央电视台、学习强国频道等主流媒体上播放,并获强烈反响。联合新华网客户端等,推出“和小小讲解员一起云游鸦片战争博物馆”,2021年观看人数达到37.5万人。制作“探索工坊云课堂”7期,吸引了约3500人次青少年儿童在线学习体验。
二、在文物保护方面促成效,传承历史文明
立足现状,以遗址保护为中心,强化藏品管理。一是创新遗址保护机制。推动实行《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文物安全联动工作机制》,通过与部队、社区三方联动,协调解决文物遗址问题,加强对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巡查,针对沙角部队在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内开展工程情况,与省考古所、华南理工大学协调沟通,组织人员进行了建设前的考古勘查。二是开展虎门炮台修缮工程。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审定虎门炮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规划方案的复函》(国办函〔1996〕5号)“一次规划,分两期建设”的要求,在国家和省的大力支持下,申请重点文物保护专项经费,1996年—1997年开展了虎门炮台旧址第一期修缮工程,完成了对威远炮台、靖远炮台、镇远炮台和林则徐销烟池旧址的维修。2015年开始又开展了虎门炮台旧址第二期第一阶段修缮工程,维修了沙角门楼、捕鱼台、濒海台、山顶营等遗址,并于2018年6月验收合格,文物遗址本体得到有效保护。另外,还完成了沙角炮台围墙复原、靖远炮台巷道护坡加固等文物遗址日常维护项目,有效保护文物遗址及周边环境。接下来将开展第二期第二阶段维修,目前已完成工程的概算造价审核,做好修缮工程立项工作,将炮台修缮项目经费编报市政府投资项目纳入三年滚动建设规划,该项目已由市发改局上报市府审批,工程招标前期准备工作同时进行,待市政府批复同意后,组织招标。三是大力加强文物微环境改造。为了让文物“延年益寿”,在20个展柜中增加了恒温恒湿系统。四是不断提升文物保护科技水平。与浙江大学文物保护材料实验室合作,对虎门炮台旧址中的威远月台、威胜东台、靖远炮台、山顶营炮台、蛇头湾炮台、沙角迎薰门以及广东水师提督署寨墙共七处遗址进行了现场检测和取样分析,最近相关研究成果“中国广东虎门炮台遗址三合土的综合分析”已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SCI、A&HCI?,IF2.553)上发表。
三、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求突破,完善智慧场馆
进一步加强“互联网+”背景下的博物馆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提高智慧场馆的专业化水平。一是扎实推动2021年度中华民族文化红色基因库(一期)项目建设。成功申报2021年度中华民族文化红色基因库(一期)建设试点单位,计划利用国家资助资金开展50件馆藏精品文物高精度三维数据采集、高清纹理数据采集等工作。二是顺利完成《鸦片战争博物馆智慧博物馆建设规划》编制。委托专业设计院设计完善智慧博物馆整体建设方案,统一标准及规范,重点从公众服务、文物保护和内部管理三个不同层面进一步完善规划,撰写了《鸦片战争博物馆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方案》和《鸦片战争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方案》。三是有序推进了数字文化资源制作。完成了20件(套)文物三维制作的拍摄工作,完成了镇远炮台嘉庆道光光绪三个时期的数字内容制作。四是新媒体宣传力度不断加强。不断完善网站、微信、微博等信息发布平台,关注观众留言和动态,及时将展览、活动等信息向社会发布,确保信息发布及时性、准确性、趣味性、丰富性,观众关注度不断攀升。五是打造“5G+智慧出行”旅游假日公交专线。自2021年5月起,虎门镇开通2条“5G+智慧出行”旅游假日公交专线,安排6辆融入虎门旅游元素造型、配备5G+VR设备的公交车,将海战博物馆、威远炮台、林则徐纪念馆及销烟池旧址、太平手袋厂陈列馆等特色景点“串珠成链”,形成外循环与内循环两条线路相结合的公交体系,提升虎门旅游品牌形象及交通服务整体水平,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旅游交通条件,并通过沿线景点,向游客展示虎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靓丽的城市新貌。
四、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多形式,激发爱国情怀。
一是加强宣传联络工作,密切与港澳台青少年及社团的联系。通过联谊、交流、合作、服务等形式加强与港澳台青少年及其社团的联系。重视与港澳台年轻一代的联系,在联络活动中,注重宣传国家的港澳台政策,介绍家乡改革开放的成就和投资环境,让港澳青少年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二是开展实地体验活动。前期工作方面,市台港澳事务局建立“美在东莞”数据库,形成248个参观点、80条参访路线、56项专家课程、上千名人员数据库,全方位深入挖掘东莞特色,展示东莞经济、文化、科技等各领域的真实面貌,将海战博物馆及威远炮台、虎门林则徐纪念馆纳入数据库,以莞台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为载体,精心编排参访路线,组织台港澳青少年近距离感受东莞的历史文化。实地体验方面,虎门镇通过组织港澳青少年来虎门游览、探亲,参观鸦片战争博物馆、虎门炮台、太平手袋厂展览馆等,增强港澳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培养爱国爱家乡情怀、发展壮大青少年爱国爱港力量。市台港澳事务局组织开展国防体验营、台湾青年岭南行系列活动—国防学习体验之旅等活动,通过组织台港澳青少年参观海战博物馆、威远炮台等,观看爱国主题电影、体验武器装备、学习国防知识等方式,强化台港澳青少年的国防意识、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责任担当和爱国情怀,增强台港澳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三是共建国情交流基地。市台港澳事务局与暨南大学共同为鸦片战争博物馆授牌,共建粤台港澳青年国情教育基地,将依托基地开展常态化的青少年交流活动,强化莞台港澳历史、文化、国防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增进莞台港澳青年的感情,促进互相了解和认同,增强文化认同、激发爱国情怀。四是推动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2020年9月1日,虎门镇印发《关于建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先行区的方案》,组建成立虎门镇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专班,重点围绕东莞市关于建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先行区要求,长期推进先行区建设,统筹开展创新创业服务。高标准、高起点建立适合港澳青年生活、就业、创业的新型社区模式。同时,加强对接港澳有关部门、机构及青年团体,联络港澳优质资源,做好青创基地面向港澳地区的推广推介宣传工作,进一步释放育才、引才、聚才、孵化引力波。五是开展系列青年培育、创新发展、专业服务等方面活动探讨。拟依托虎门电商园、新阶联基地等平台优势打造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利用电商园优秀网络营销资源和港企、港亲广泛人脉打造虎港两地购销平台,为内地购买港货提供便利,为港企、两地青年提供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市文旅工作发展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