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已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东莞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数字经济创业基地,是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载体,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产业基地,对于加快我市数字经济发展,为产业升级赋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市数字经济和产业基地的发展情况

  (一)数字产业发展情况。一是数字经济规模过千亿,企业梯队逐步建立。据初步统计,东莞数字经济规模超千亿,并在各领域涌现了一批重点企业。重点跟踪的189家数字经济企业中,营业收入3000万元及以上28家,其中营业收入亿元以上企业7家。二是数字基础设施配套比较完善,数字化改造在有序推进。《中国城市数字治理报告(2020)》对100个样本城市数字基础设施综合评估中,东莞市排名第一层级,基础设施得分超佛山与珠海,并在物流和信息基础设施两大领域具有很大优势。

  (二)数字经济产业基地发展情况。目前全市数字产业集聚试点园区共两个,分别是松山湖光大WE谷和南城天安数码城。天安数码城数字经济类企业约230家,整体形成了数字经济的集聚效应。东莞数字经济产业基地在水乡功能区核心五镇都有分布,总面积约20426亩,河西新一代电子信息港、德丰电创总部、东莞欧陆通信息设备制造中心等一系列项目正在加速集聚中。

  二、我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基地存在问题

  (一)传统莞企数字化转型意识不足。目前很多莞企缺乏数据收集分析能力,其产业数据化意识不足,导致传统企业与数字化服务企业间的沟通不畅通,限制了其创新与转型升级,成为东莞数字产业发展瓶颈。

  (二)数字经济发展基础薄弱。东莞数字产业虽有一定规模,但也缺乏具有引领作用的平台型及龙头企业。数字产业企业中相对附加值相对更高的软件产业企业相对较少,优质软件和信息技术企业在东莞扎根不深。

  (三)产业基地招引较为乏力。目前由于东莞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产业基地成立时间较短,产业基础尚且薄弱,目前还主要处在承接、引进阶段。
建    议:
  一、加强对传统莞企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支持,积极组织相关宣传培训活动,提高传统莞企数字化意识。一是强化财政专项资金统筹,成立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基金,加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资源优化配置和重点保障。二是组织企业进行交流学习,营造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浓厚氛围,大力组织行业观摩会、展示会,力争打造数字经济主题展会。三是积极探寻建设一个覆盖数字经济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重点领域的专家库和智囊团,搭建数字化软件服务专业平台,为广大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

  二、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不断培育壮大数字化标杆企业,推进软件产业企业协同发展。一是增强对成为数字经济龙头企业的扶持。对进入名单的企业,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支持。二是对小微企业,特别是软件型企业,通过政策倾斜、成立股权投资基金、与优质资本服务机构构建合作等方式,争取在数年内为基地培养出代表性优质数字企业。三是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除按照年营业收入给予相应财政奖励以外,还应加强技术支持和税收优惠,分梯队支持培育数字经济产业中具备“专精特新”成长型中小企业。

  三、改变产业基地招引思路,优化引进政策。一是强化基地基础建设结构,打造东莞数字产业形成 “东莞样板”。打造特色鲜明、布局合理、高科技加持的世界一流的数字化示范区。二是转变招引思路,变“硬性挖根”为软性引入,通过对东莞、广东及全国优秀数字产业企业的软性服务、分支机构、研发中心的引入,减少内耗。三是要加快推进符合东莞实际的数字经济规划实施方案,围绕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进一步构建完善政策体系,完善数字经济产业规划布局。

提案者: 民建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