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强粤港澳青少年交流,为青年提供创业、就业、实习和志愿工作等机会,支持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参与国家建设,并强化内地和港澳青少年的爱国教育,加强宪法和《基本法》、国家历史及民族文化的教育宣传。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进程中,加强内地与港澳地区青少年的交流,增强港澳青少年群体的爱国精神是一项着眼当前、放眼未来的重大工程。
  一、目前台港澳青少年对东莞的认识不深
  尽管台湾、香港、澳门与东莞的文化发展同源同根,现时台港澳青少年很多父母是从东莞移居台湾、香港和澳门,莞台港澳文化本就一脉相承,但对于青少年一代来说却是一无所知,小时候春节回东莞老家探亲留下的模糊记忆,便是他们心中对内地的最初印象。以香港学生为例,他们对于中国的历史了解很少,学校老师讲的也不多,在不少学生脑海里“国家的概念很淡”。
  要让“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得到落实和取得更大成就,必须做好对香港青少年的教育宣传工作,让他们做到真正的人心回归。因此,必须加强莞台港澳青少年交流,加强对香港青少年的国情教育,并且让他们在认识历史、了解历史的基础上,培养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
  
  
建    议:
  二、关于加强莞台港澳青少年交流的建议

  (一)大湾区青少年密切交流。莞台港澳共同建立沟通合作机制,在促进台港澳青少年到东莞城市体验、交流、学习、培训、就业等领域加强合作,合作举办台港澳青少年大湾区体验及教育活动、台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实习活动。通过各项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实地走访、亲身体验、名师解读等形式,多角度、多渠道、多形式的传承和传播岭南文化。

  (二)多方位推进台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支持社会各界、民间团体举办科技创新、文艺、体育等各类青少年交流活动,从民间层面推动交流合作。在教育方面,“姊妹学校”是推动莞台港澳校际、师生之间交流的有效渠道,并支持四地学生联合培养。

  (三)以赛促学加强台港澳青少年教育。莞台港澳可联系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项运动赛事,让四地青少年“以赛代练”,在比赛的交流中增进技术,锻炼队伍建设,丰富大赛经验。在比赛间隙,主办方还可组织青少年共同参观东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并游览本土文化古迹、品尝地方小吃,感受底蕴深厚的东莞文化,加深民族认同、历史认同和文化认同。

  (四)大力推进台港澳青少年开展内地游学。游学内容上重视旅游、文化与教育相结合。一方面重视开展岭南文化游学活动。如游览岭南文化名人故居,举办各种融入岭南文化的民风民俗活动,亲身领略本土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彰显独特文化魅力,更容易让青少年了解历史,通过文化溯源达到认同。另一方面,应加强科技类游学活动。不少台港澳青少年对国内社会发展的目光还停留在以前,所以非常有必要通过科技游学让青少年了解国内科技的快速发展现状,增强他们对祖国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此外,游学过程中应重视莞台港澳四地青少年的交流互动。目前台港澳青少年赴内地游学活动比较少,与内地青少年交流互动更加少。四地青少年的交流互动有助于彼此了解和认识,增进信任和联系情感。并且青少年彼此间会有更多共同话语和兴趣爱好,从交流上更加容易。

提案者: 陈灿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