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牵引,围绕全力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构建“大湾区战略下莞港澳深度合作新格局”,这是东莞统战工作的责任担当。

  东莞市内地港人联谊会(以下简称内联会)于 2021年8月12日成立,致力于团结凝聚在东莞创业、就业、置业、学习、生活的香港同胞,打造服务内地港人的重要平台,在团结同胞、服务会员、联谊互助、交流文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促进莞港两地交流合作、携手发展、互利共赢,推动东莞加快发展引入新动能、注入新活力等作出积极贡献。现已成立全市32个镇街内联会并配备专职秘书,市镇两级内联会会员有11623名。2021年,市镇内联会通过疫苗接种团体预约、专车接送等“六项服务”帮助超过 1.7万名在莞港人同胞接种疫苗;常态化服务在莞港人同胞解决就业、入学、办证、政策法律咨询、跨境取药等生活难题,全年累计解决会员关心的问题3606件,累计服务14402人次;在12月19日香港第七届立法会选举日,为会员前往边境口岸设置的临时票站投票提供往返交通、路线指引等充分的便利措施和协助(内联会2021年工作报告请见附件)。

  充分发挥内联会力量成为我市统战工作的发力点、突破点、创新点。现提出建议如下:

  
建    议:
  一、发挥内联会思想引导作用,创建“国情文化宣导平台”。

  港澳大湾区规划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为港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港澳同胞到内地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对香港同胞,我们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以国家认同争取人心。

  建议:发挥内联会力量,创造机会让香港同胞尤其是青年到东莞实地走一走、看一看,亲身实地了解祖国变化;运用内联会会员在东莞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介绍整个大湾区同属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岭南文化,以亲情友情助力统战,做出有益探索并促进莞港融合发展。

  二、发挥内联会人才荟萃作用,建设“湾区创业盛地”。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深入推进,为港澳同胞尤其是青年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我市创建多个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及服务先行区,出台多项创新创业发展支持政策和境外人才补贴政策,积极打造引领和服务港澳青年发展平台。内联会特设青年事务部以帮助有意来东莞的香港青年解决创业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莞港青年交流合作。

  建议:将基础设施、扶持政策、生活圈等同步推进是关键,结合政府和内联会力量,提供贴身服务和“师友”式协助,推动人才和资源的流动与配置,加快莞港青年整体综合实力由大变强、创业就业由意向变落地。

  三、发挥内联会联系服务作用,打造“湾区港人之家”。

  内联会公益服务队是在莞港人关爱互助平台,以“爱国爱港、团结互助、帮扶促进”为工作宗旨,现有公益服务队员功能服务分队队员近100名,服务项目包括关爱互助、创业就业、生活办证、法律援助、慈善帮扶、兴趣文化。通过用心、用情、用力与会员交朋友,耐心细致的生活关怀、解答疑难和各项协助,内联会已用实际行动打造东莞出色的“港人之家”。

  建议:进一步发挥内联强大凝聚力的优势,为统一战线力量发挥作用,并逐步完成新老更替和传承,鼓励新一代青年参与内联会事务,促进其对东莞的认识和感情,增强认同感,让他们体会到参与内地社会事务的成就感,助推东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展现东莞魅力。

  

提案者: 欧阳永

市委统战局
欧阳永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挥统一战线力量,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建议》提案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内地港人工作的关心和付出,并提出宝贵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发挥内联会思想引导作用,创建“国情文化宣导平台”
一直以来,我市大力推动与港澳的交流合作,创造更多机会让港澳同胞尤其是青少年来莞交往交流,亲身实地了解祖国变化。持续用好我市鸦片战争博物馆、东江纵队纪念馆、东深供水纪念馆、袁崇焕纪念园等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平台以及有东莞特色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青少年交流交往活动,讲好湾区故事、莞港故事,增强港澳青少年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二、关于发挥内联会人才荟萃作用,建设“湾区创业盛地”
近年来,我市创建“1+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出台《关于推动东莞市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关于推动港澳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办法》等在莞港澳青年可享受的系列促进就业创业政策,积极推动市内地港人联谊会与有关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合作,服务已来莞或者有意向来莞的香港青年解决创业就业存在的实际问题。
三、关于发挥内联会联系服务作用,打造“湾区港人之家”
我市历来重视做好在莞港澳同胞的服务工作,2021年,推动成立东莞市内地港人联谊会及32个镇街内地港人联谊会,形成“1+32”内地港人联谊会网络,全力做好在莞港人服务工作,组织开展关爱互助、创业就业、生活办证、法律援助、兴趣文化等多层次、广覆盖、分群体的活动500多场,服务会员28000多人次,有效凝聚乡亲,服务在莞港澳同胞。
下来,我市将继续加强与市内地港人联谊会的沟通对接,支持市内地港人联谊会合理用好有关资源平台,提高在莞港人的认同感、幸福感、归属感。一是加强思想引导。积极推动市镇两级内联会首长、青年、秘书等开展深入学习习近平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活动,坚定维护“一国两制”和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推动内联会首长发挥带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更多香港同胞特别是青年回莞发展,努力为在莞发展的港人提供更多的组织保障。二是推动完善内联会平台建设。积极推动内联会与香港工联会东莞中心、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以及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的沟通联系,帮助提升内联会服务会员的能力水平,通过开展系列莞港交流活动,团结凝聚内地港人,进一步扩大内联会的影响力,吸引吸纳更多港人特别是优秀人才回莞发展并加入内联会。三是推动莞港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内地会的经济属性和链接莞港、促进大湾区建设的桥梁作用,用好内地港人有关资源力量,做好我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正面宣传推广,带动更多科技创新和高端服务行业等企业落户东莞以及大湾区。四是推动内联会联系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探讨制定内地港人的政策措施。整理汇总莞港两地政府有关优惠、补贴政策,通过微信等宣传平台推广,将有关政策传递到每一位到莞工作生活的港人。对于内地港人中的困难群体,指导内联会建立需帮助人员帮扶工作台账,切实做好帮扶工作,帮助解决困难。通过持续加强对内地港人的服务,不断提升我市内地港人的归属感、认同感、幸福感,积极推动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今后,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市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对我市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市内联会作用,带领市内联会各项工作走深走实。

办理单位: 市委统战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