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导致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凸显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尤其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着人民生活水平,甚至成为了导致自伤、自杀等社会治安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及时的心理干预就显得尤其的重要,而心理辅导热线平台的统筹建设将给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心理治疗的纽带,从而更好的为人民群众解决各种心理、精神问题,减少心理、精神疾病为家庭、社会带来的危害。


建    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大众正视心理健康问题

  结合“世界精神卫生日”及心理健康相关主题活动等,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充分利用我市广播、电视、书刊等传统传播形式,组织创作、播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精品和公益广告,传播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现代文明理念和心理健康意识。市区、街道、社区、村等各级文化组织要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群众文化生活。创新宣传方式,广泛运用门户网站、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平台,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培育良好社会心态。

  二、完善并拓宽心理援助渠道,线上线下相结合

  利用微信公众号、粤工惠APP等新媒体,实时在线向职工提供心理健康指导与咨询服务,让心理咨询更便捷,及时缓解心理问题;线上可提供基础的、专业的、正规的心理测试问卷,方便群众了解当前个人心理状况;可借助线上会议和云直播等方式,定期邀请心理专家与群众网友进行线上直播交流,实时对话沟通,引导群众进行积极的心理建设。

  由于心理治疗可能需要连续性的进行,且心理治疗最好是一对一的负责模式,因此心理辅导热线平台采取线上咨询线下继续跟进治疗的模式可能更加能够起到治疗的作用。

  三、加大投入,组建人才队伍

  一是提升服务对象与专业心理辅导热线老师数量的匹配度。

  二是完善心理辅导热线专业人才的培训机制。

提案者: 市总工会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
  市总工会:
  转来市政协提案第20220235号《关于统筹全市心理辅导热线建设并发挥其作用的建议》已收悉。结合我局职能,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答复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整合部门资源, 加强心理关爱热线建设
  为贯彻落实《关于东莞市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平安东莞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我局牵头整合教育、工会、团委、妇联等心理热线资源,建设全市统一的“知音莞家心理关爱热线88881111”,并作为2022年我市十件民生实事推进。依托市知音莞家心理关爱热线,搭建部门间信息联动网络,与市12345热线平台以及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实现联动对接,转介各部门解决来电者的民生诉求。通过加强各部门在突发公共事件危机干预中的联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及时为群众提供专业、高效的情绪疏导和心理干预服务,全面提升我市心理援助和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水平。自2021年10月25日正式启用以来,截至2022年6月30日,来电接听总数为7420个(其中高危来电219例,转介公安部门联合现场处置33例,成功干预率达100%);对高危个案跟踪随访648人次,对有高危自杀倾向的来电者有效好的干预效果。另外,经12345热线平台转介其他部门28例,协助来电者处理相关民生诉求。
  (二)广泛开展宣传,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
  我市各部门广泛开展大众心理健康促进与教育,采用多种宣传手段,广泛宣传“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精神疾病可防可治,心理问题及早求助,关心不歧视,心身同健康”等心理健康核心知识。我局每年结合“世界精神卫生日”及心理健康相关主题活动等,深入学校、社区、企业单位开展健康讲座,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市级精神、心理科专家录制心理健康科普系列视频,通过微信公众号、官网、自媒体等平台向公众推送精神卫生科普知识,共计吸引约53万人次观看学习。为拓宽心理援助渠道,市精神卫生中心于2022年1月开通“健康评估心理自测”小程序,截至6月30日,为市民提供线上健康评估共9697人次。教育、司法行政、公安、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单位针对重点人群分别制定宣传教育策略,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各级文化组织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群众文化生活,引导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积极心态,预防不良心态,学会调适情绪困扰与心理压力,积极自助,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心理氛围。
  (三)加大人力投入,加强市心理热线人才队伍建设
  市知音莞家心理热线中心设在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三楼,经升级改造,于今年3月14日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开通3个坐席,24小时轮岗值班,共18名热线工作人员。预计7月底另有11人新入职,同时开通5个接听座席,并加紧建设多功能为一体的市心理热线系统,搭建多部门信息联动网络。2022年以来,市心理热线中心共完成6场新入职工作人员岗前培训,共培训2805人次。
  今年3月,市知音莞家心理热线完成组建市、镇两级线下危机处置应急响应队伍共1101人,由市、镇两级公安、卫健、教育、民政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组成。东莞市公共卫生与重大疾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补充调整东莞市知音莞家心理关爱热线现场危机应急处置队伍相关信息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紧急联络机制,对需紧急处理的高危个案,由市心理热线中心通知市公安部门和相关属地镇街(园区),公安部门现场核查反馈信息,属地镇街(园区)根据公安部门的反馈信息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并通知相关事件所属部门即时赶赴现场协同处置跟进。各相关部门把高危个案处置情况反馈给市心理热线中心,由市心理热线中心随访。今年6月25 -26日, 我局举办《2022年东莞市知音莞家心理关爱热线心理危机干预培训班》,邀请省、市专家,为市、镇两级应急队约1000人开展线上+线下同时授课,并进行现场演练。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搭建信息互通网络, 开拓心理服务平台
  加快建设东莞市知音莞家心理关爱热线系统,根据群众需求逐步扩展接听席位,提高高危来电的应急处置能力,继续与市12345热线平台以及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加强联动对接。市心理热线中心对每一例转介的个案全程跟踪,闭环管理,并对个案开展满意度回访。另外, 继续拓展多功能一体的网络服务平台, 为大众更供多元化的心理咨询服务,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各类人群心理评估, 提早发现心理异常人群, 建立有效预警与转诊机制。
  (二)加强干预队伍培训,强化处置能力建设
  继续开展全市跨部门心理危机干预培训班,进一步提升市、镇两级多部门协作的危机处置队伍建设,制定并完善相关工作指南,将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纳入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技术预案,依托现有精神科医护人员、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分级组建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发生突发事件后及时开展有序、高效的个体危机干预和群体危机管理。
  (三)加强健康宣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
  各部门共同促进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宣传,多种方式唤起公众对精神卫生的关注,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精神卫生意识,减少公众对精神心理问题及精神障碍患者的偏见和歧视。运用网站、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平台,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培育良好社会心态。加大公益广告投放,提升知音莞家心理关爱热线等求助渠道的知晓率,让群众在需要时随时拨打。积极引导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积极心态,预防不良心态,学会调适情绪困扰与心理压力,积极自助,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心理氛围。
  最后非常感谢贵单位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希望能一如既往地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办理单位: 市卫生健康局,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