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反映出我国出生人口数量持续走低。从2017年到2020年的四年里,出生人数持续下降,特别是2020年全年仅有1200万婴儿出生。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1》:2020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已经跌1%,人口出生率仅为0.852%,成为43年以来人口出生率的最低记录,并且机构预测,2021年的出生人口有可能会跌破1000万大关。2021年5月31日,尽管国家开始放开三胎政策,但催生效果一般。虽然东莞市是年轻城市之一,但是人口老年化的问题也是在所难免,因此提高我市出生率是减缓人口老年化的重要举措之一。
目前,国家在开放三胎政策的同时还实施了一些政策和配套措施,比如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等,在育龄妇女孕期检查给予一定的出生缺陷防控补助,但我市现行的计划生育保险与生育保险政策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矛盾及报销额度不合理等问题,具体如下:
一、现有计划生育手术可在医院实行直报,包括检验费、手术费并发症治疗等相关费用,保险比例>95%,上不封顶。而计划分娩的孕妇孕早期检查及安胎相关费用不纳入报销范畴。
二、现有生育保险门诊产检报销额度为1200元,按照基本产检项目计算,平均产检费用为3000元,报销额度约为30%,与计划生育项目相去甚远。
三、住院分娩报销额度(不论分娩方式)一、二级医疗机构报销额度为3900元/人次,三级医疗机构报销额度为4800元/人次,远低于实际分娩所花费用;由于近年剖宫产率上升,各大医疗机构均存在成本亏损情况,最终只能为产妇提供最基本的服务。
四、新生儿费用未纳入报销范围;
五、生育及妇幼项目经济效益差,医疗机构投入少,产科医务人员紧缺,医务人员流动性大。
一、合理下调计划生育的报销额度,如为异常妊娠:稽留流产、不全流产、难免流产、或有高危因素需要终止妊娠者,可按照现行报销比例执行,若为计划生育政策内的胎次或由于个人因素需要终止妊娠的可将报销比例降到30%,提倡生育。
二、提高孕期产检的报销额度,可将产检费用提高到基本检查水平,鼓励定期产检,降到出生缺陷。
三、把孕期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治疗纳入社保报销范围。
四、增加新生儿费用纳入报销范围。
五、分娩费用应按不同的分娩方式进行分级报销,不应一刀切,建议增加无痛分娩项目,既促进自然分娩又可降低剖宫产率。
总之,生育率下降的问题日益严重,从计划生育与生育保险政策入手,进行合理调整,将有利于鼓励生育,助力提高我市人口出生率。
提案者: 黄容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