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近年来,参加我市研究生考试和各类专业资格考试的群体日渐庞大。据有关资料显示,2021年,东莞研究生考生达11172人;东莞市组织开展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达56场次。考生人数较多,学习资源紧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滞莞海外留学生选择在莞完成网络课程,我市的公用学习室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同时,我市正积极筹建大湾区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区),届时将吸引约16000名学生来到东莞,亟需完善学术配套公用设施,供广大来莞学子和人才学习使用。综上,现有服务点的数量及硬件设施已不能满足群众需要。具体问题如下:
1. 现有公共学习室容载量小。东莞市立足于千万人口城市的新台阶,但市内仅有东莞市图书馆及下属的12家分馆具备完善学习室功能,且同时存在辐射面小,馆内学习室的座位有限(市图书馆内不超200个,各分馆内不超100个)等问题。周末或节假日,“一座难求”境况凸显。各镇街社区虽设有公共阅览室,但几乎未设有自习专用空间。
2. 开放时间有待调整。据走访,部分公共学习室普遍的开放时间为一般工作时间。鉴于大部分考研及考证人员为上班族,该开放时间难以适应该群体需求。
3. 场地使用有待规范。部分社会闲散人员为打发时间,随意进出公共学习室且未严格遵守阅览室内的使用规则,造成社会公共资源随意占用、浪费,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公共阅览室的学习氛围。
建 议:
1. 打造社区学习室。鼓励有关机构或社区调动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在现有各个社区公共阅览室的基础上,完善空间改造设施,增设自习专用区,配备相应的桌椅、电插座和无线路由器等,打造安静舒适的自习环境。同时,在场地外增设明显的标识标牌,并在社区网主页、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发布各服务点地址、导航信息,便于群众高效查找、适配、使用。
2. 明确使用标准。在各个社区学习室加装门禁,调整为无人值守、24小时开放的自助模式。群众如需借用场地可使用门禁卡,刷卡进入。门卡申领标准的制定需充分考虑到不同人群使用时间的需求,避免造成资源占用、浪费。